竹水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3部分,江山國色,竹水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額託這才點點頭。當下李重九與部下也是各尋了馬,一併騎上。李重九這一次帶來的親衛都是精銳,人人可開兩石以上強弓不說。也是身披鐵甲裝備精良。李重九深信憑這支人馬就算陷在千軍萬馬之中,也有信心突圍。
李重九與部下當下就跟隨著大股靺鞨戰士緩緩前進,兩側的營帳中央是一條狹隘的小道,靺鞨戰士們一個個告別家人。騎上戰馬或者步行加入了洪流之中。眾靺鞨戰士不少人與李重九相熟,見對方面對強敵,還敢前來助戰。皆是高興朝李重九舉起兵器致以敬意,同時也為己方添了這樣一名勇士。勝算增加而高興。
不久之後大軍出帳,而是四面山谷中號角聲一遍又一遍的吹響。山林之中。無數靺鞨山民也是拿著鐵叉,弓箭,狼牙棒紛紛加入這巨大的人流之中。他們都是聽到族中召集的號角以後,自發前來。待兵馬前進到一處山谷後,突地稽命人停止前進,大概是集結一下人馬,再等候了一會遲來的人。
李重九乘此清點一番,計算的遼西靺鞨的戰力,清點了一下大概有八千多戰士,其中騎步比為三比一。而突地稽將兵馬分成五部,由自己最驍勇的五個兒子率領,烏古乃自然也是領了一軍,而李重九自與烏古乃一隊。
整點兵馬之後,大軍前進來到一處略寬曠的平原之上,遠遠就遭遇了幽州鐵騎的探騎。對方的探騎一見靺鞨大軍,隨即就機警地返回報信,而突地稽也不派兵追擊。
當下突地稽命族中戰士於平原之上先搶佔地勢高,以及向陽之地,又命部下休息以逸待勞,等候羅藝的大軍,從這一系判斷來看突地稽也算是一併知兵的將領。這片戰場是靺鞨人世代居住之地,故而極度熟悉,所以不用怎麼在戰場偵查一方地形。
不過李重九卻仔細觀察了一番,知地是每名將領的必備功課。大軍所在的這平原是兩道河川交匯的地方,類似於衝擊平原,河灘前幾日剛剛被大水沖刷過,十分泥濘不堪。雖然眼下河川很淺,可以涉水而過,但是這樣的地形,騎兵衝擊極易陷入泥灘之中,更不用說是披著重甲的具裝甲騎了。突地稽選擇這樣一個地方作為戰場,正可以大大限制羅藝的具裝甲騎,顯然是有備而來。
李重九重新看向遠處的突地稽,不由暗暗點頭,果然不可小看古人。這個時代將領,都是生死搏殺出來的,果真哪個都不是吃素的。自己這個穿越者除了大勢上的把握外,論及行軍作戰,與他們要學的地方還有許多。只是不知作為另一位大隋名將的羅藝,又是如何。
想到這裡,遠處一個大大的羅字大旗已出現在眼中。羅藝的幽州鐵騎如同一條灰線一般,在平原的那一端出現,與想象之中的鋪天蓋地不同,這股騎兵頭尾加在一起也不過千餘人。李重九心道也是釋然,具裝甲騎的裝備本就不易。僅僅鐵甲,馬具裝就要十幾萬錢了,而能馱人加那一身重甲的戰馬,更是遠遠比鐵甲具裝昂貴。作為具裝甲騎的馬必然高大,不僅是要負重強,還必須有爆發力,一般突厥馬因為個頭矮小都不能勝任,只有遼東馬才可以勝任。
不過李重九從遠處看去,幽州鐵騎也並非都是騎兵,騎兵大概七八百,不過每人都是一馬雙騎,另外還有四五百步卒。不過李重九現在也算是老行伍了,從對方步卒的行軍就可以看出,這支步卒身上沒有戰卒那股殺氣,應該是輔兵之類,替騎兵照顧戰馬,糧秣,運送鎧甲之類。
眼見敵軍到達,靺鞨戰士都是一緊,紛紛握起武器。不過看到敵軍人數稀少,於是又重新怠慢下來。
“才這麼點人馬,還不夠老子的殺的!”李重九身旁一名披著獸皮的靺鞨大漢,揮著手裡的斧頭言道。李重九看了一眼對方的魁梧身量,心道這樣的大漢一旁五六個都是對付不下,難怪如此有信心,同樣的靺鞨戰士中這樣的勇士並不少。
長年在大山之中鬥天鬥地,與猛虎巨熊為伍,靺鞨人,以及草原上的胡人都不缺乏勇士。
同樣的情緒,也感染了李重九身旁的額託,他開口說:靺鞨部有八千精銳戰士,而羅藝不過千人,八個打一個,準贏了。
李重九暗暗搖頭,不過他深信突地稽既然作為隋軍將領,肯定不會犯輕敵的錯誤,如部下般,純粹以兵力數字,以及雙軍個人勇猛的程度,來平定戰爭勝負的短視。如此說來契丹八萬大軍,就不會敗在李重九手上了。
而羅藝騎兵則是不緊不慢地於兩裡之外停下,並好整以暇的下馬歇息,這一副姿態顯然絲毫沒有將面前靺鞨騎兵放在眼底。李重九觀察這些人反覆檢查馬鐙,馬鞍,以及馬蹄,似乎擔心長途行軍而有所磨損。
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