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水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9部分,江山國色,竹水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們現在動員府兵鄉兵自保,也不算太遲。”衛尉少卿劉政會開口言道。
李思行言道:“此未必。聽聞此賊喜以番騎為先導,若是以馬軍之速。恐怕已至太原境內。”
聽到李思行這麼說,眾人臉色皆是一變。
劉政會開口言道:“這不可能,若是番軍騎兵一來,汾陽,榆次,孟縣三地不可能會無事,他們必然向我們示警,可能以今日的情況邊境一切正常,不說是番騎了,連個馬賊的影子都沒看見。”
李思行言道:“此言差矣,我聽說番軍騎兵來去如風,彪悍擅戰,若是以輕騎切斷,阻擾,前後通路,再襲擊驛站,中斷我訊息,前方三縣被襲之事,我們可能還矇在鼓裡。”
李元吉聽了不由言道:“莫非我們要派遣一軍,前往汾陽,榆次,孟縣三縣,看看動靜。”
“萬萬不可。”在場眾人異口同聲地言道。
劉政會開口解釋言道:“太原兵力本就防衛不足,若是派一軍前去查探,在未知敵軍部署情況下,很可能遇襲中伏,如此平白損失我們生力軍。”
“那如何是好?”李元吉不由頓足言道。
劉政會剛要開口,卻看見太原道行軍總管殷開山,面露笑意獨自不語,當下言道:“殷總管負責太原郡兵馬排程,莫非有什麼高見?”
殷開山看了李芷婉一眼,從容笑道:“高見不敢當,只是你們大可不必如臨大敵。”
“殷總管,已有了應對之策?”劉政會問道。
殷開山素來足智多謀,否則李淵也不會將太原防務皆交由他,聽此人開口。李元吉當下言道:“殷總管請說。”
殷開山將袖袍一抖,白衣立於殿中,言道:“天子將太原防務交於某,某怎敢不盡力,賊子擅騎,其行乃速,若我們只靠汾陽,榆次,孟縣三縣預警,豈非等到對方打到鼻子前,方才察覺,不是太遲了嗎?
聽殷開山之言,眾人皆是精神一震。
只見殷開山伸手虛指言道:“自李重九若從幽州來攻太原,必經飛狐陘,從太行山取道雁門而至。我只需在雲中城設警,一旦賊子前來,立即可以速報,何必擔憂。”
劉政會喜著道:“這麼說李賊大軍還未過雁門?”
殷開山言道:“今日剛得到細作傳信,雁門郡無事。”
聽殷開山這麼說,眾人皆是鬆一口氣,只要李重九大軍未至雁門,太原郡就暫時無事。
殷開山這時言道:“李重九大軍雖未至,但我們卻不可不防備。我們可致信,讓浩州刺史劉贍,潞州刺史郭子武,石州刺史王儉各檢精銳來太原駐守,以御李賊。”
李思行言道:“調動三州兵馬,需天子調令,在李重九未至之下,我們不可貿然如此,否則乃是大罪。”
“這有何不可,”殷開山駁道,“天子以齊王總督太原,太原若有失,河東皆是不保,此事從權。”
“就以齊王府調令三州兵馬,不得有誤。”李元吉斷然言道。
見得到齊王支援,殷開山作揖言道:“李賊五日未過雁門,足見其用兵不過如此,我們若聚眾在此,可以逸待勞。”
眾人見殷開山如此說了,皆是紛紛默默點頭。
李元吉看向李思行詢問其意見,見李思行亦是點頭,當下喜道:“既然如此,一切有勞殷將軍了,還請一定襄助本王守住太原。”
殷開山作揖低頭言道:“還請齊王放心,我只怕李重九不來太原,若來,一戰足以敗之,讓其不能生回幽州。”
李元吉當下喜道:“父王果真沒有看錯人,讓殷總管來太原輔佐吾,吾高枕無憂了。”
“公主殿下,你對我的部屬可有意見?”殷開山當下看向李芷婉。
眾臣一併看去,李芷婉在關中,擊敗了屈突通,乃是李唐奪取長安第一功臣。這一次來太原帶來了三萬大軍,都駐紮於井陘口之上,防備恆山郡,博陵郡方向的竇建德。
太原駐軍之中,屬她人馬最多,自要聽聽她的意見。
李芷婉皺眉言道:“殷總管佈置按常理,自是萬無一失了,只是怕對方不以常理。”
殷開山聽了不由心底不忿,心道你這麼說是我不如李重九。殷開山言道:“李賊如何不以常理,還請公主示下。”
李芷婉聽了言道:“這我不知,但若李重九既已出兵,太原至現在仍如此平靜,倒也是太反常了。”
李芷婉話音剛落,這時一名士卒飛奔入內,言道:“稟報齊王,石州刺史稟告境內發現番軍鐵騎,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