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水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2部分,江山國色,竹水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公又何必棄黎陽,西入關中,現在黎陽南有王世充,西有宇文化及,李淵,東有竇建德,若是四人來攻,憑此孤城,你們可以守得幾日?”徐世績大聲言道。
聽徐世績之言,眾將皆是一愣,一名將領強自言道:“大不了打光了好了。”
“我瓦崗軍只有斷頭將。”
還有一人抱著頭,蹲在地上嗚咽,言道:“死有何意,當初我們聚義瓦崗,沒想得太多,就是吃不飽飯,哪一日人馬打光了,就到哪一日。現在我娶了老婆孩子,我想回家。”
徐世績看了一眼眾將,眼眶不由溼潤,言道:“是我徐某無能,對不住大家,人各有志,要去關中,要去留下回家的,我絕不勉強。”
聽徐世績這麼說,眾將皆是垂頭。
“眾位,請聽我一言。”
李重九從徐世績一旁站出身來,問道:“諸位可知在幽州,百姓們是如何說瓦崗軍的嗎?”
眾將皆抬起頭看向李重九,一人問道:“怎麼說?”
“幽州百姓對瓦崗軍無不肅然起敬,”李重九朗聲言道,“翟當家,單當家當年創立的瓦崗寨,是何等了得,眾兄弟殺官除害,劫富濟貧,開倉放糧,河北百姓哪一個沒有不受過你們恩德。”
“連名將張須陀都被你們打敗了,官軍拿之無可奈何,天下群雄都推瓦崗軍為義軍之首,誰提瓦崗軍的名字不是豎起大拇指。眼下雖是時運不濟,但你們可以忍心見的翟當家,魏公創立瓦崗軍就此四分五裂嗎?”
眾將聽李重九之言,皆是不由拭淚,紛紛言道:“不能,不能。”
李重九抱拳言道:“在下不才,雖不出身瓦崗,但蒙魏公器重,又是單當家的弟兄,我李重九在此承諾,總有一日,帶眾兄弟們打回黎陽,打回東都,讓所有人知道,這天下並非是由那些士家子弟,門閥巨頭說得算。”
“中!”
瓦崗軍眾將紛紛拍了桌子。
一旁徐蓋,郭孝和看向李重九不由亦多了幾分佩服之色。
徐世績自顧低聲言道:“或許魏公說得對,此人真乃是可以力挽狂瀾之輩。”(未完待續。。)
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
此刻天方是矇矇亮,黎陽城中這才莫約是四更天。
這時大街上的宵禁還未結束,但坊內不少民戶已是燒起了柴,戶戶冒出炊煙。
坊內的吃食鋪,亦是張羅起來,店家卸了門板,在門臉前地上灑上水。
醃熟鋪將一筐筐用鹽,紅曲醃的魚做好,除了魚鮓外,茄子鮓,扁豆鮓也是一併擺上。
至於油熟鋪則是開門最早,灶下柴火明亮溫暖地跳躍著,蒸籠裡的白氣朦朦朧朧中,模糊了人的視線,鋪內的師傅正赤膊在灶前打著麵餅兒。
食案上,新鮮出爐的隨飯,荷包、白飯、旋切細料餶飿兒一樣一樣擺放,戴著無腳幞頭,穿著葛衫的食客,搓著手,忍著春寒料峭,來到鋪前。
食客在向店家要了吃食後,店家將吃食往滾熱的湯水裡一撈,隨即即盛在青花白瓷的大碗裡。
食客們手捧著大碗,拿著木勺加入蔥與韭菜,就蹲在門邊,吹著湯碗上的白氣,不顧滾燙的吃食,大快朵頤。吃完了,他們必須趕著在坊門開啟時上工。
在坊內街道上,清晨的得歸樓不聞嗓音柔婉的歌調,不見那穿著殷紅翠綠的女子,更沒有那輕攏滿捻抹復挑的琴聲。
星月掛在天邊,天色依舊朦朧,一盞燈籠從得歸樓的後門挑出,隨即車軲轆碾著石板轔轔作聲,一輛油布馬車跟著燈籠後從門內而去。
橘紅色的燈籠在前一點照亮,馬車行在坊間,清晨食客們沙沙的吃食聲。扁擔吱呦吱呦的聲音在馬車外響作一起,楊娥皇挑開車簾一角。正好看到這一幕坊內忙碌的景色。
“公主!”拂衣見楊娥皇看得出神。
楊娥皇合下車簾,轉頭與拂衣言道:“你看這路上行色匆匆。匆匆忙忙的人,他們大多數都是為了生計,而辛苦奔波著,很多人今日沒有活幹,家裡的妻兒就很可能餓死。”
拂衣忍著淚,合住楊娥皇的手言道:“公主。”
楊娥皇悠然言道:“拂衣,我從不知一飯之難如廝,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我突而想到了我大姐。此刻她之苦楚,該是如何難熬,相較下我這點難處又算得什麼呢?”
“公主,你可不必為了齊王殿下而西入關中。”拂衣言道。
楊娥皇看了一眼,在車上仍是酒醉未醒的楊暕,言道:“我楊家的宗室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