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水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4部分,江山國色,竹水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年雁門外與李世民相交之景,在李重九腦間一閃而過,李重九言道:“未料到秦王如此多愁善感,兩國相爭,你我如何能全朋友情義。要知道楊陸之交併非人人可以做得。”
李世民哈哈一笑。言道:“說得不錯,重九兄。不愧是坦蕩之人。與你不論是作朋友,還是敵人。都是難得。”
說罷李世民拔刀出鞘,將半邊袍子一刀割下,言道:“我們不能為楊陸之交,就效管寧割席斷袍,從此以後,無論誰亡命於誰刀下,都不負誰。”
李重九看了一眼斷袍,言道:“正如此袍。”
李世民深深看了楊娥皇一眼,拱手言道:“齊王殿下。長樂公主,你們真的不去關中麼?”
楊暕言道:“不錯,秦王,既然李刺史在此,我決定不去關中了,聽聞幽州景緻不錯,我要到那一賞。”
李重九抱拳言道:“齊王殿下能駕臨幽州,此乃是我幽州百姓的榮幸。”
楊暕聽了不由滿意地點點頭,這種人上人的感覺許久沒有了。
李世民點了點頭。言道:“齊王殿下要去哪裡,當然由齊王自己決定,將來若是幽州住得不習慣,齊王隨時可改變主意來長安。父皇與我必是會掃榻相迎。”
楊暕見李世民說得大度,竟讓他如此就走了,反而心底不舒服。臉色僵硬地隨口言道:“如此多謝,唐主與秦王的好意了。”
李世民又看向楊娥皇。聞言言道:“長樂公主,世民之前待你可有失禮之處?”
楊娥皇想了一下。搖了搖頭言道:“不曾。”
李世民聞言露出欣然之色,拱手言道:“齊王去幽州乃是為了大業,而公主何必千里勞碌奔波,前往幽州那苦寒之地。這時候長安曲江池畔,正是春光明媚,湖光照影,如此風景,世民願與公主泛舟同遊。”
楊娥皇聞言抬起頭看向李世民,目光中露出一絲歉然之意,言道:“多謝秦王厚意,西京曲江雖美,但幽州卻有我的親人所在。”
眾人皆以為楊娥皇說得親人乃是齊王,但唯有曲嫣然,拂衣心知,楊娥皇另有所指。
李世民目光之中惋惜痛楚一抹而過,當下抱拳言道:“長樂公主,既然有了決定,世民絕不相強,此一別後,再難相見,世民希你能福體康健,平安喜樂。”
楊娥皇聞言不由言道:“多謝秦王大度。”
李世民點點頭,當下決然轉過身去,翻身上馬,而秦王府家將一邊警惕,亦是一邊上馬。
不僅楊暕,連李重九也未料到李世民,居然如此乾脆利索的一走了之。甚至拂衣都心底湧起一絲歉然之意,李世民,長孫無忌雖來此追堵,但卻自始自終都沒有動粗。
李重九卻心道,這次城南兵營的援軍還有一會功夫就到,儘管李世民不與他爭齊王,長樂公主,但此乃是兩家相爭,李重九可不會因此心軟,他仍是決定要將李世民留在此處,以絕此心腹大患。
想到這裡,李重九當下開口言道:“秦王,請留步!”
只見李世民將馬一停,這時突然沒由來間,長孫無忌與數名秦王府親衛從李世民,在馬鞍上持著手弩向李重九,楊娥皇,楊暕三人各自射出數箭。
特別長孫無忌看向李重九面露恨色,低聲言道:“小賊,為我叔父償命吧!”
李重九自始自終都在留意李世民,但見對方突射冷箭,也算在意料之中。當下李重九手明,一個縱身直撲楊娥皇而去,還順手絆倒了身旁的楊暕。
弩箭射得極快,儘管李重九有所反應,但抱著楊娥皇仍是差了一步被射中。
不過即便射中也無妨, 李重九自身入黎陽城後,日日身上都著這一層軟甲,對方用得是小巧的手弩,力道必然不強。
只是楊娥皇依偎在李重九懷中,見對方用背擋住外面,頓覺得心頭一暖,心覺得天下有幾個男子在生死之際能如此相護。
一旁李重九的侍衛見被李世民偷襲,當下一併拔刀上前,秦王府的騎兵且戰且走,而李世民,長孫無忌則是乾脆拔馬就走,先行逃亡。
這時嗚嗚地聲音響起,城南軍營之內,瓦崗軍計程車卒在王君廓率領之下,從大街小巷蜂擁而出,頓時黎陽城猶如大潮淹沒一般,兵卒四面八方湧向李世民所在的市坊。
黎陽城坊道並不寬闊,加上四周有不少小攤,雜物,故而即便縱馬於城內,但速度也是不快。
李世民策馬奔行在大街之上,左右的小巷內不斷有瓦崗軍士卒殺出。
“那冠帶斷袍者即是李世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