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水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6部分,江山國色,竹水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何侍郎在實在太好了。‘

說到這裡,程名振看向前方中的薄霧。黃河北岸的重山隱隱浮現。轉過了那道山樑,就是唐軍北路軍的河陽大營所在了。

河陽南城上。蘇定方看著遠處唐軍浮橋。

這一次唐軍在黃河上,又架起了三座浮橋。唐軍在中潭城以及河中沙洲上駐紮了三千士卒。之後又在浮橋周邊。以巨木築了五座河面浮城,防止上下游趙軍的偷襲。

浮城上密佈拋石機,床弩,還修葺了箭塔和城牆。同時唐軍還鑿沉了數艘糧船,作為防護浮橋的屏障。

這一切固若金湯,說明唐軍對於趙軍對浮橋焚燒,作了足夠的防備。 這一次趙軍要再度焚燬浮橋將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蘇定方看著浮橋,這十幾日他用盡了各種手段和辦法。已經是盡了最大的努力。但是他已是無能為力阻止唐軍渡過黃河。

儘管徐世績已是下令蘇定方率領殘部,退至洛陽。但是蘇定方卻是不甘心,他有他的堅持所在,放棄這座堅守了近一個月的河陽城。就如此放唐軍過河,對他而言,一句話不可能。

現在清晨已是到來。河對岸已是隱隱見到唐軍集結之勢。看來馬上就要大舉渡河了。

‘將軍!‘

蘇定方回首看了一眼。但見身後全城計程車卒已是盡數聚集在城牆之上。

蘇定方道:‘某已決意於此城共存亡,雖不能改變戰局。但最少也能再拖延唐軍一日。諸位此戰有死無生。若是家中獨子的,可以退去。‘

聽蘇定方這麼說,三軍士卒盡數回答道:‘將軍。我等願與你同生死。‘

蘇定方見了,目眶中泛起一絲熱淚。當下一抱拳道:‘多謝眾位弟兄。‘

當下城內兩千士卒皆上城頭,而從洛陽派來的五百援軍。感於蘇定方忠義也拒絕返回洛陽,決意在城內死守。

這時候唐軍已是源源不斷,從浮橋上渡過黃河。穿著黃色戰襖的唐軍手持兵戈,踏著浮橋上的木板趕來。那腳步聲震得浮橋隆隆作響。在北岸還有一大片唐軍黑壓壓地聚集在那,等待過河,望去好似無窮無盡一般。

河陽南城上的趙軍看得如此,都是神色嚴肅,但目光中卻透著堅毅之色。

只見唐軍士卒經過浮橋後,都是跳至一旁得河灘上,從河灘上四面發動攻擊河陽南城。

頓時河陽城下鑼鼓喧天,聲浪一陣高過一陣。

這一次攻城戰,僅僅進行了一個時辰,但是已進入了半熱化。城頭上箭矢如雨,城下已是鮮血成河。無論是唐軍和趙軍將領和士卒,都是驚愕不已,他們打了一輩子的戰,都沒有見過這麼如驚濤駭浪般的攻勢,也沒有見過如此堅如磐石的防守。

但是唐軍卻有無窮無盡的後援,而趙軍卻是箭矢用掉一支少一支,士卒陣亡一名少一名。

河陽南城上,自蘇定方至城中每一名士卒,從開始作戰的一刻都是明知如此,但依舊在拼死奮戰。

太陽已是漸漸躍到當空,戰事持續了半日。

蘇定方戰袍已是渾身浴血,不少熟悉的袍澤已是永遠地倒在城牆上,再也不會醒來。儘管趙軍打得十分英勇,但是河陽城下還是有超過三千名唐軍已是越過了浮橋,抵達灘頭對城池進行圍攻。同時浮橋上唐軍仍是源源不斷地過河。

正在這時,蘇定方突然感覺唐軍攻勢一頓。就在他感覺奇怪的時候,他看見在黃河下游,無數戰艦正逆流直進,朝浮橋上唐軍逼迫而來。

城頭上激戰計程車卒,看見城下唐軍退去,也見到了這一幕。

這艦隊究竟是從何而來,是哪家人馬的?就在士卒們心底如此問著的時候。他們看見了戰艦前方飄揚的火紅色的趙字戰旗!

‘這是我們的船!‘

‘我們的援軍來了!‘

這一幕城頭上趙軍士卒無不振臂歡呼。(未完待續。。)

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

黃河上是波濤翻湧。

裴勇站在浮橋上,雙腳有幾分瑟瑟發抖,他籍貫是河東聞喜人,出自河東裴氏。若追溯族譜,與當朝宰輔裴寂,趙國鴻臚寺卿裴矩,都也是攀得上親戚的。

不過到了裴勇祖父時,任官至河內,與宗族的人少了走動,倒是疏遠了關係。

這一次揀選府軍,唐軍在河東大規模動員,以三五發丁,從府戶中選兵。作為一直有子弟充任府戶的強宗裴氏在選拔之列。因此今年才十六歲成丁的裴勇,自告奮勇,讓兩位有家室的兄長在家照顧妻兒,孝敬父母,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