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胖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8章 困惑,暗夜,軒胖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置是一個獨立的衛生間,旁邊還有一個簡易的廚房,應該是燒水或者煮咖啡的地方。
這哪裡是病房,簡直比五星級賓館還要贊!
袁楚楠嘆了一口氣,說道:“該來的早晚都要來,既然瞞不住,索性就把這個負擔交給佳佳處理吧!”
王佳佳一聽,心中頓感不妙,聽袁楚楠的語氣,一定是有什麼難言之隱,可能會涉及到道德層面的問題,現在自己來了,便把這個問題推了過來。
三人落座後,袁楚楠開始講述她的經歷。
……
先進的尖端科研專案都是需要科研人有冒險精神的,每一次試驗都是一場與自然規律的一場賭博。
許安然的性格中有一大半是繼承了袁楚楠的性格,敢於冒險,敢於創新。袁楚楠發起的一個專案一直沒有進展,雖說贊助者是許新國,在錢的方面從不著急,但她內心卻比任何人都著急,所以在團隊的人下班之後,她獨自一個人留在實驗室,在不成熟的情況下冒險採用比較激進的辦法進行試驗。
就在即將成功的時候,意外突然發生,原本不穩定的裝置由於過載發生了小範圍的爆炸,實驗室並未受到太大的影響,但袁楚楠的眼睛卻受到了致命一擊,眼角膜在爆炸中損傷嚴重。
許新國連夜處理了此事,把實驗室恢復原樣,同時帶著袁楚楠來到現在的這傢俬人診所。私人診所的技術和裝置相對醫院要好很多,而且是二十四小時就診,幾名醫生聯合診斷,併為袁楚楠做了手術,眼球是保住了,但眼角膜卻損傷嚴重,結果就是袁楚楠失明瞭!
醫生提出只要有人捐獻眼角膜,在兩個月內給袁楚楠移植,就可以百分之百恢復視力,要是等以後再移植,恢復視力的程度就會稍差一些。
我國的眼角膜捐獻是有制度的,並沒有活體捐獻這一說法,而是採用新鮮的供體摘取眼角膜的方式捐獻,但生前捐獻眼角膜的人少之又少,而需要眼角膜的患者卻很多,以至於供不應求。
袁楚楠屬於完美型人格,對任何事情都要求到極致,她不容得自己的視力受損,更不允許讓別人知道她是在一次冒險的試驗中傷了眼睛,因此許新國讓醫生想辦法弄到眼角膜,讓自己恢復原來的視力。
許安然得知母親受傷的訊息後立刻和父親趕到診所,對於母親的冒進她並未責怪,因為她也是這樣的性格。但失敗終究就是失敗,袁楚楠每天不但要承受實驗失敗的打擊,還忍受著黑暗的折磨。
尤其是傷痛漸漸平復後,她開始摸索著下地走路,屢次碰壁摔倒讓她知道眼睛對人是多麼重要,她開始發脾氣,摔碎能夠抓到的一切物品,甚至連前來探望的許新國也被她丟擲的塑膠碗砸傷鼻子。
許安然是精神科醫生,擅長的是心理學,但心理學這種東西對於願意接受的人還有效果,對袁楚楠這樣內心堅定的人完全沒效果,而且在一番思想工作之後反而還起了副作用——袁楚楠一聽見許安然的聲音就大發雷霆。
醫生們只好每天給袁楚楠注射鎮靜劑,以保持她不去做傷害別人或者是傷害自己的事。
許安然心裡清楚,要解除母親的痛苦,只有讓她儘快地恢復視力,否則再過上一段時間,等到母親心理崩潰後,一切就都晚了。
診所的醫生們竭盡所能開始尋找眼角膜捐獻者,價錢自不必多說,再高的價格許新國也能出得起,但出乎意料的是,一個星期過去了,仍然沒找到合適的供體。
中國人受到傳統五千年文化影響很深,對於遺體保持完整非常重視,很少有人主動籤捐贈眼角膜或者器官的協議。
無奈之下,醫生們再次做起袁楚楠的思想工作,說眼角膜肯定能有,視力受到些損傷也不要緊,可以透過鐳射手術矯正達到想要的視力。這種話要是放在一般的老百姓身上也沒毛病,但袁楚楠對鐳射手術矯正視力心知肚明,根本就是治標不治本。
袁楚楠的精神狀況遠比身體損傷還要糟糕,她無法接受無窮無盡的黑暗,恢復視力已經成為她現在唯一的想法。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袁楚楠受傷後的一個月,她強悍的心理即將崩潰的時候,許安然帶來了眼角膜,手術做得很成功,袁楚楠再次見到了光明,心理問題瞬間得到了解決。
許新國和袁楚楠在高興之餘,卻發現他們的愛女許安然卻變得悶悶不樂起來。
“大致的情況就是這樣,現在楚楠已經恢復了視力,很快就會徹底康復,回到工作崗位上去,如果你願意幫我們保守秘密,我們將感激不盡。”許新國很有誠意地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