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六章,天龍八部前傳之驕子,老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派人勘查了小道後,約定了兩面同時發動的時間,趙匡胤這才領軍重新上路。 壽州大營內,郭榮煩躁的來回踱步,不知為何,心中總是不安,早上巡營時,許多士兵都在抱怨當地商販賣的餅太小,同樣的價格根本吃不飽,郭榮親自去檢視了,果如士兵所述,郭榮一氣之下將這些奸商都抓了起來。 可這並不能解氣,而且心中煩悶難消,郭榮真想殺一儆百,好好殺殺這些唯利是圖的傢伙的囂張氣焰,可是左右將官都在勸郭榮不要動怒。 這時,龍牙衛來報,鐵騎第一軍副都指揮使,揚州方面監軍趙弘殷求見。 郭榮強壓火氣,讓人將其領進來。 “陛下,揚州方面已準備妥當,各部正有序減慢推進,示敵以弱,只待清流關將當面之敵,就可直撲揚州城。” “老將軍辛苦了!”郭榮客氣了一句,興致不高。 趙弘殷察覺不對,整個方略應該是郭榮最關心的問題,為何郭榮卻這麼個態度,於是望向郭榮左右。 於是有人悄悄告訴趙弘殷先前發生之事。 趙弘殷微微一笑,出列勸諫道:“陛下,南北差異不同,臣覺得那些商販只是以南人飯量來做餅,應該不是故意缺斤少兩,而且南唐富庶,物價比我大周高一些說的過去。” 郭榮聽後默然不語,只是揮退左右,唯獨留下了趙弘殷。 待眾人退去,郭榮請趙弘殷坐下說話,道:“岳丈,我心中煩悶不安,是不是整個計劃哪裡考慮的不周全,還請您替小婿參謀參謀。” 郭榮私下以翁婿述話,趙弘殷卻不敢怠慢,拱手道:“陛下雄才偉略,臣不敢當。” “岳丈勿需客氣,一人計短,二人智長,多一個人參詳總是好的。”郭榮依舊親切說道。 趙弘殷心想確實如此,南征計劃是經過朝中重臣多方論證的,他趙弘殷自然也參與其中,但是,計劃畢竟是計劃,執行起來必然會有偏差,比如為了麻痺南唐方面,還將擅長水戰的韓通留在了開封,負責擴建修繕,當然,韓通的任命還有其它的意思,主要也是怕他功勞太多,君臣將來不好相處,這個他趙弘殷也是出力了的,結果導致李谷出征兩個月沒有戰果,還差點前功盡棄,要不是陛下果斷親征,挽回局面,說不得全軍只能打道回府。 趙弘殷聽郭榮話裡並沒有追究責任的意思,於是細想整個戰局,比如他負責的左翼,任命他為監軍,就是利用他的威望,來督導如韓令坤這些子侄輩的戰將,這些年輕一輩的剛剛走上戰場,經驗自然沒有老一輩的豐富,但郭榮自己年紀也不大,也喜歡用這些新生代將領。 左翼沒有問題,他這次出京後便直奔左翼前線,巡查了各部情況,年輕一輩乾的不錯,除了不那麼老練,但都完成了計劃中的任務。 其實整個南征計劃並不複雜,就是圍困壽州,吸引南唐的救援,再擠壓清流關,滁州城,最後一擊左勾拳,攻佔揚州斷其後路,吃掉進入江北的南唐有生力量。 壽州大營這是郭榮親自負責,更不會有什麼問題,趙弘殷想著,眼睛不由看向桌上的堪輿圖,問道:“不知清流關方向,陛下用那位將軍執行?” “令郎。” “匡胤!”趙弘殷吃了一驚,怎麼也沒想到郭榮會見過如此重任交給自家兒子,於是推辭道:“小兒從未單獨領軍,恐難當此大任!” “我已經令他出發了。”郭榮微笑道,見趙弘殷還想反對,於是解釋道:“塗山一戰,匡胤久打的很好,利用幾百騎兵誘敵,在敵方必經之路上設伏,一舉殲滅河面上騷擾側擊我方之敵,此戰匡胤有勇有謀,是個可造之材,岳丈大可放心。” 趙弘殷沒再反對,既然郭榮都這麼相信自家兒子,他這個父親還能說什麼,只要表明態度即可。 只是在他心目中,還是覺得此行人選,還是原計劃的李重進更佳,不過之前李重進陣斬劉彥貞,生擒鹹師朗,功勞已經夠大,陛下應該是考慮到各方的平衡,臨時委派了趙匡胤。 於是,趙弘殷矜持笑著不再推脫,隨口道:“匡胤歷練歷練也好,只要陛下交代清楚,想來不會犯什麼大錯。” 這是這話剛一出口,兩人似乎同時想到了不妥的地方,臉色大變,“騰”的一起站了起來。 “尹廷勳。”郭榮口中蹦出一個名字。 “不好!”趙弘殷則大呼不好。 原因無他,應是郭榮沒有和趙匡胤交代清楚:“關可破,城需留。” 何為“關可破,城需留。”!這就要說到郭榮提到的那個名字:尹廷勳。 尹廷勳,滁州刺史尹廷勳,還沒拿下滁州就已經任命的刺史尹廷勳。 尹廷勳,一子一女,兒子尹崇珂,亦隨郭榮出征,現為本班副點檢。女兒則嫁給了趙弘殷三小子趙匡義為妻。 而他人此時正在滁州城中,結交當地士紳土豪,為奪取滁州城做準備。 只是什麼時候取滁州城,必須看時機,假若不能調動揚州方面的守軍,就必須潛伏。至於拿下清流關,是為了給後續部隊開啟通道,這就是“關可破,城需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