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八章,天龍八部前傳之驕子,老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輩。”馮名打量著他說道。
“顧軍師是顧軍師,我是我。”武秀勳反駁道,不小心帶上了在洞庭的稱呼。
“你叫他顧軍師,和他很熟嗎?和我說說。”馮名探詢道。
武秀勳無奈,便和他聊起了以前的事情,兩人邊走邊說,也算略解旅途的無聊。
顧磊回到皇宮的時候,郭榮正召集了一干心腹論事。
“文伯,務必將馮老的遺稿整理出來。”郭榮對王樸說道。
“是,陛下。”王樸答道:“可惜臣未能在馮老在世時與之深交,否則臣一刻也等不及上門求見。”
“是啊!”郭榮感慨道:“恨未能在那夜深談,引以為憾!”
“陛下。”王樸站起身,拱手朝郭榮諫道:“這麼看來,朝中老臣應也是多有見述,只是這數十年來,武功強於文論,這些老臣不敢發言,陛下若想打破這一局面,臣倒是有一計。”
“快快說來。”郭榮喜道。
“陛下發一詔令,讓朝臣暢所欲言。”
“只怕…”王樸話未說完,就見郭榮面顯為難之色。
“陛下是怕朝臣不敢?”王樸問道。
郭榮點頭道:“那些老臣多年來深通明哲保身之道,怎麼會暢所欲言暴露心中想法。”
“臣也是這麼認為,所以…”王樸說到此一頓,見將大夥的注意力都吸引過來,接著道:“所以我們需拿出一份成熟的策論,拋磚引玉。”
“成熟的策論。”郭榮頷首沉吟,目光不由掃到案几上的馮道遺稿。
“陛下,馮老的這些策論是因時而論,卻不乏借鑑的地方,比如這篇當年先帝應對劉崇的,還有這幾篇論述南唐的,只是可惜都比較散亂,並不系統,所以微臣想…是不是群策群力?”
“怎麼個群策群力?”郭榮好奇問道。
“陛下請看。”王樸指著堪輿圖說道:“如今北漢已無力再攻大周,所以北面只餘契丹遼國這一個主要敵人,而契丹之主耶律述律酗酒荒政,且因高平之戰與北漢發生矛盾,如今燕雲十六州中忻、代二州叛變北漢,想來短時間內兩者不可能合力,所以我們是不是先擱置北面,考慮如何應對其它幾個方向。”
王樸一番話,令其餘幾人紛紛將視線投到圖上,在後周邊域幾個地方尋摸起來。
如今與後周接壤的國家,排除北漢與大遼,東面臨海,南部與南唐交界,只是南唐勢大,雖然在吞併南楚的戰爭中有所損耗,卻不是後周可以輕取的;西北角的党項與吐蕃還算安定,其內部部落間爭鬥不斷,對後周幾乎沒有威脅;反倒是西面後蜀,曾利用後周代後漢的時機,篡奪了秦、風、階、成四州,若要立威,不妨拿此四州開刀,一則有藉口師出有名,二則可以安撫其它四鄰,不會導致他們的緊張不安。
“陛下,我看可以,先於西面動兵,將後蜀鎖進兩川之內,無論我們以後朝那方面動手,都不用再擔心此面的威脅。”趙匡胤朗聲道。
郭榮頷首點頭,又看向其它人,看看有沒有其他意見,尤其是宰相王溥,王溥是當時唯一支援郭榮親征的重臣,所以今日會出現在此,而且如今的郭榮心腹中,真正瞭解後周真實情況的重要人物。
“陛下。”宰相王溥見郭榮看向自己,不得不起來應對,道:“圍困晉陽一戰,就是因為糧草不濟,短時間內不應動刀兵。”
王溥的反對也在其餘人的意料之中,作為老臣主打就是穩重,支援親征是一回事,再動兵戈是另一回事。
“不過就是先行討論討論。”郭榮隨口安撫道,轉臉看見門外一個小黃門探頭探腦,問道:“何事?”
小黃門跪倒稟報:“皇后娘娘可能要臨盆了。”
郭榮喜道:“差點忘了,今日就這樣。”說著慌忙朝後宮走去,趙匡胤顧磊連忙跟上,其餘人皆是喜色顏開,只是不好跟隨,只能回家去等訊息,皇后若是誕下皇子,大周后嗣有望,國朝基業更穩固,皇女也無妨,皇上春秋鼎盛,皇后也風華正茂,有的是機會誕下嫡皇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