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雄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九章 烏三孃的好奇心:皇漢究竟多大?,乾隆朝的造反日常,漢風雄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歸德城外的緊張氣氛隨著清兵的後退而消散了不少。
但這些都只是浮雲,並不能解決根本性的問題。
上萬流民難民一日不得妥當安排,那緊張氣氛就一日不會消散。
這是一個最最普通的老百姓都能明白的事情。
雖然將視線轉移至他們內部之後,你看著那些孤苦無依的婦孺、老人,餓的嗷嗷亂叫的孩子,真的會覺得他們很可憐很可憐。
但歸德城外四關和村落的百姓鄉人卻一點也不會這麼覺得。
這段日子他們之間已經不知道發生了多少次衝突,因為食物、財貨,便是人命都出過好多起,雙方已經接下了深深的樑子。
那些本地人都恨不得流民難民能早早的死光光呢。
尤其是最近幾日,隨著局勢的變化和緊張,難民群最後的一絲希望也幾乎破滅,一些人已經不可抑制的變得歇斯底里起來,攻擊性暴增。
歸德城郊的村落,還是四關的百姓商戶,都深受其害。
偏偏他們還要剋制。
因為大家都知道局勢的變化,叫這群難民災民已經要‘走投無路’了,如果再被刺激到,那一旦腦子裡最後的那根弦兒繃斷了,引的群潮而動,鬧將起來,歸德可不就要大亂了?
到時候,即便歸德的駐軍能把鬧事兒的難民災民通通咔嚓了,歇斯底里的災民難民在嚥下最後一口氣之前,也肯定會給歸德城外的百姓造成慘痛到極致的損害。那吃虧的還是他們!
歸德本地的衙役每日都會有一部分人來到城外執勤,這些人天天都提心吊膽,因為災民難民們一旦鬧事,最先遭殃的必是他們這些人無疑。
所以一個個都異常用心,非常警惕。
看著黑壓壓的人群,聞著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腥臭味道,每個人都覺得很難忍受,卻偏偏都把眼睛睜得大大的,耳朵豎的直直的。
但叫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局勢的扭轉竟然來的那麼快。
一些訊息靈通的人前腳才聽到趙亮也遇刺了的訊息,後腳城頭上就敲響了大鼓。
“咚咚咚……”的聲震十里之外。
然後城門大開,幾個當官的穩步走出城門,身後還跟著大批裝著饅頭餅子等熟食的車馬。
然後那些衙役就跟那些流民難民一樣,聽到那幾個當官的宣佈,趙家紡織廠今日就開工。
“巡撫大人這才剛趕到歸德的吧?”
不知道多少積年老吏感嘆了起來,不愧是巡撫大人啊,就是能擔當。當然了,趙家也是冒了絕大的風險的,也能道一聲了不得。
歡呼聲瞬間就響動了整個歸德城。
所有人都知道,籠罩了歸德城數日之久的大危機消散了,那最根本的問題解決了。難民災難的最大不安分因子被一舉斬草除根,挖取個乾乾淨淨。
當歡呼聲落下去後,難民群中響起了大片的哭泣聲,這是絕望中看到光明之後的喜悅,這是絕地逢生之後的喜悅。
特別是這些災民難民,本來就歷經了從絕望到生機,然後又走向絕望,現在再走向生機的整個過程……,內心中的驚喜真的是呈十倍百倍的增長。
雖然清水教反賊的存在始終像一把刀懸掛在所有人的心頭。
幾乎都沒人相信清水教人馬會安安穩穩的看著小兩千難民災難進入紡織廠,沒人相信清水教人會看著難民災民重新變成順民……
不止是當官的,不止是歸德本地人,那就是流民難民中的有識之人,這點上也看的清清楚楚。
所以在蔣希宗遇刺之後,在趙家暫停紡織廠開工的時候,整個流民難民群體都絕望了。
而現在呢?
但不管怎麼說,現在趙家的紡織廠開業了,這本身就說明了官府的態度不是嗎?
至少榮柱為首的官府是不希望看到歸德亂的,是不希望看到難民災民們一條路走到黑的。
而趙家能冒著這麼大的風險開工,能冒著這麼大的危險將難民流民招入工廠,自也是自己善意的最大體現了。
無數災民難民們在哭泣聲中感謝起了榮柱,感謝起了趙家。
如果這事兒能順順利利的解決,榮柱的收穫絕對是最大的,而趙家的獲益也是極不菲的,而且還能隱身於榮柱的背後,一點不搶官府的風頭。
在趙亮看來,這樣的結果是再好不過的了。可烏三娘卻有很多不解,“你這不是給他人做了嫁衣裳嗎?便宜了榮柱了。”
這最大的好處落到了榮柱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