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九零章 不動如山,其徐如林,妖女哪裡逃,開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所以當李軒率領大軍抵達的時候,襄陽城已經被虞祁鏞經營的如同鐵桶。

城內整整十四萬兵馬,所有城牆都如銅牆鐵壁,糧草齊備,軍械充足,整整五十門紅夷大炮遙指著江面。各個方向的城牆,還有總數兩百多門火炮。

此時李軒袖裡面,又有了幾十封投誠密信。

不過他只遙空看了襄陽城一眼,就知此城不易攻取,不可能像是之前那樣一鼓而落。

也沒法再用炮艦轟擊城牆,長江水師那些炮艦用的都是佛郎機炮。這種炮的結構有些像是左輪槍,利於裝彈速射。可射程與威力,卻與紅夷大炮差了太多。

而即便在鐵甲戰艦時代,那些戰列艦與岸上的炮臺對抗時,也往往都是吃虧的一方。

李軒很乾脆的放棄了迅速陷城的打算,他先是派出一支兵馬,佔據了襄陽對面的樊城,然後就老老實實的在襄陽城周圍安營紮寨,準備圍城。

相較於襄陽,樊城的城防就脆弱多了,有‘鐵打的襄陽,紙糊的樊城’一說。

其實樊城也是一座堅城,問題是此城位居漢江北岸,而堅守襄陽者,大多都是南朝,所以給人以‘紙糊’的印象。

襄王世子就沒在樊城那邊下功夫,守軍只有兩千人不到,所以此城還沒等李軒的軍馬凌至,就已經豎起了降旗。

接下來的幾天,李軒沒有急於攻城,而是將絕大部分精力用於‘整軍’與‘結寨’上。

為何歷史上有些將領指揮三萬五萬人能夠常勝不敗,可當指揮幾十萬人的時候,卻會被人以少勝多,經常性的出現一戰而潰的情況。

這其中很大一部分緣由,就是組織力的下降。

指揮三萬人與敵軍作戰,與指揮幾十萬人時的難度是截然不同的,要求的組織能力,也是幾倍的差距。

而此時李軒麾下,只有四萬人是他一手練出來的直轄之軍,其餘都是東拼西湊出來的。

計有十四萬寧王罪軍,兩萬遼東騎軍,三萬南京禁軍,四萬湖廣標兵營,三萬湖廣衛所兵。

而在兵進襄陽之後,麾下還多了七萬襄陽降軍。

可想而知,李軒對麾下大軍的掌控力,已經低到了何等程度。

他甚至連麾下四品以上的將官都認不全,又何談掌控,何談組織?

這樣的軍隊以勢壓人可以,卻不適合打硬仗。

而此時天下人,雖然都將李軒視為神將,是‘中山王’徐天德與‘開平王’常十萬之後,大晉軍戰績最為彪炳的將帥。

可李軒有個優點,他知道自己的斤兩,不會高估自己,也絕不膨脹。

他知道自己歷次以來的大勝,有一大半是依靠新式兵器,新式戰法取得。

真論兵法造詣,他未必能及得上這個時代的眾多將領。他甚至連《孫子》,《六韜》等兵書都沒研究透徹。

對這個時代的行軍佈陣,也很大程度都來自於李軒少年時代的記憶,李承基對李軒的教導,還有他自己的摸索。

所以李軒一方面沉下心思,穿梭於各部軍營,瞭解各部的將領,軍心,軍情,士氣等等,力圖掌控住麾下的兵馬;一方面則學曾國藩,結硬塞,打呆仗。

後者的軍事思想,核心就是讓自身先立於不敗之地。

李軒不但在營塞上下功夫,嚴令各部高壘深壑,還親自梳理後勤,保證物資糧草充足,後勤通暢。

這點倒是問題不大,畢竟是沿江作戰。段東指揮的水師,又在江上佔據了絕對優勢。

這近四十萬大軍,在城外耽誤足足十餘日,才開始了正式攻城。

李軒依然不驕不躁,步步為營。

他先是花了五天時間,在距離城牆二里之外堆積了三座土山與炮臺,將一百二十門紅衣大炮,三百多門佛朗機炮置於其上。

然後藉助四萬神機營火槍,以及猛烈的炮火掩護,驅使寧王罪軍與襄陽降軍一步步的填平護城河,

此時襄陽在城內,大司命眼眸中的凝冷之意,總算是稍稍緩和了數分、

在她看來,襄陽叛軍總算是阻住了頹勢,不再像之前那樣稍觸即潰。城內的軍心士氣,也稍稍穩定了幾分。

他們既然已堅守了二十天,那麼再守半年,想必也沒問題。

可她的身側,白虎宮主史天澤卻是暗暗苦笑。心想這位汾陽郡王,真不愧是天下無敵的神將!

在他看來,那位汾陽郡王可稱是世間將領最討厭的對手,掌控數倍之軍,卻還能四平八穩,穩紮穩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逐仚

青衣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