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章 儒生合在賢能舉(上),宰執天下,cuslaa,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八面來風巍然不動的姿態終於保持不住了,就像汝州出產的絕品瓷器上陡然裂開了一條縫。
八成是真?還跟做官差不多了?
蒲宗孟茫然不解,但更多是恐懼。
為什麼韓岡敢這麼做?
還有,為什麼自己到現在才得知這個訊息?
沒能從口風甚緊的王居卿嘴裡得到更進一步的訊息,蒲宗孟恍恍惚惚的回到自己的公廳,苦思冥想也沒有一個頭緒。
也不知一個人在房中坐了多久,一名胥吏進來通報,“承旨,東府遣了人來,說蘇平章有要事相商,請承旨至東府商議。”
蘇頌?有要事相商?
蒲宗孟依然恍惚的站起身,他的確要到東府去探個究竟。
只為了探明這件事,他就連心中的膽怯都不顧了。
……………………
王居卿難得看到蒲宗孟如此失態,但他並沒有向蒲宗孟透露更多。
雖然東府那邊很快就會公佈,但自己不能沒得到韓岡的同意,就對外洩露出去。
不顧蒲宗孟的詢問,王居卿回到自己常年空置的公廳。
空寂無人的廂房內,韓岡昨日的話,仍歷歷在耳。當時的驚訝和混亂,也同樣刻畫進了心底。
不過看到蒲宗孟的驚訝之後,王居卿的心情終於像是得到了安慰。
自己只是驚訝,而蒲宗孟則是完全被矇在鼓裡。
一遠一近,一親一疏,同為韓岡一系,自己卻比蒲宗孟更得韓岡的看重。
在一點點驚喜之餘,王居卿對資歷極老的蒲宗孟,也有了一分居高臨下的同情。
不過說到真正的居高臨下,王居卿想,還是韓岡更適合這個詞。
韓岡的視角一直都是居高臨下,他的計劃可謂是高屋建瓴。
在得到韓岡的知會之後,王居卿是徹底的放心了,不用在為自己所持的立場而擔心日後。
完全不是世人預想中的那般爭執於朝堂,而是欲以大勢相逼。
韓岡之前埋下的伏筆,這一回終於亮了出來。
王居卿覺得,朝廷或會因此而亂,但人心必將大半歸附。
議會。
這是韓岡對今日朝堂疑慮的回答。
想必很多人會大吃一驚吧?
不由自主的暗笑了幾下,想著接下來的幾天,可能會有的變局,王居卿開始仔細盤算著自己的應對。
沉思中,一個聲音在耳畔響起,“學士,蘇平章遣人來,說是有要事請學士到政事堂商議。”
王居卿霍然而起,他早就在等著這一句了。
……………………
議會。
因為這兩個字,李承之連著兩天都沒有心情去處理公事。
丟三落四讓家裡擔心,拖著公事沒有處理,則讓吏員們議論紛紛。
但李承之對此已經完全不在意了。
前日韓岡透露的一干細節,讓他震驚不已。
沒想到從一開始,韓岡就在為如今的局面做打算。
但他這麼做,就像是把
從李承之的角度來看,韓岡的方略對自家沒壞處,甚至有好處,但對朝廷的統治卻沒什麼益處。
予士人以議政之權。
但何為議政之權?
人多嘴雜,治政上只會添亂。
一旦韓岡之策得到施行,朝廷政令就會越發的難以執行下去。
可只要看看如今議政重臣的聲威,還有朝臣們的羨慕,就知道韓岡的計劃必然會實現。
最有可能反對的人,一個不能理政,另一個也不能理政,三位宰臣齊心合力,又能深得失心,
“樞密,時候差不多了。”身邊的親信輕聲提醒著。
李承之隨即起身,整了整衣袍,舉步出廳,“去政事堂,不要讓人久等了。”
……………………
保慈宮中,趙煦正在外殿抄寫著金剛經。
一橫一豎,一撇一捺,每一筆都一絲不苟。
雖不是用舌血,但每個字看起來都是凝聚了趙煦全部心力。
即使筆畫再多,趙煦都沒有草率。
一部金剛經只抄寫了一半,宮中的裡裡外外就有天子一片純孝的讚許。
趙煦得此回報,自然是更加用心。不管心底是怎麼想,他都會將面子上的功夫給做好。
不得不說,太后的重病讓宮中人心渙散,而她現在所使用的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