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8章 無妄(上),宰執天下,cuslaa,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雪片一般急報送入都堂。
一份份的又從都堂轉到宰執們的手中。
黃河決堤的位置已經確認,不是南岸崩塌,開封可保無虞,讓兩府諸公安心不少,但北岸破堤,氾濫的洪水直抵大名,截斷了中樞與前線的聯絡,京城中不免人心惶惶起來。
“如有人在公然散佈謠言,別管他們是什麼身份,不用客氣,送去孟津篩沙子也好,送去大名修堤也好,都可以。”
“這時候,不能有任何放縱。寧可錯抓幾個,也不要遺漏了危險。”
警察總局副提舉,在黃裳身邊唯唯諾諾,一個勁的點頭。
“好了,我知道你一向勤謹,做事有章法,不過多囑咐幾句,照常做事,記住我的話就行。”
打發了值夜的副提舉,黃裳身邊又變得靜悄悄。身前身後的親隨護衛,都在沉默的走著。一隊隊警察,巡視在道路上。路口都設定了鹿角柵欄,普通人除了急診或婚喪嫁娶,都必須等到五更天之後才能放行。
這是宵禁。
京師內城的宵禁,並不是因為洪水爆發才開始。在章惇率軍出征時,宵禁就開始了。
違反宵禁令的路人,全送到各廂的警察分局看押起來。一開始挺多,這幾日逐漸少了。但反彈也很大,警察總局抵抗不住,黃裳知道他們的難處,方才遇上了順便就給他們一點支援。
一隊人馬這時追了上來,領頭一人穿過護衛的佇列,沒人攔著他,就這麼擠到黃裳的身邊。
黃裳抄著手,望著空寂的街道,“真安靜啊。都不像京城了。”
深夜的京師,一向是喧鬧的。汴水上有裝卸貨的工人,州橋夜市中有談天說地的老饕,鬼市子裡有撿便宜的主『婦』,甜水巷處還有往來的酒徒嫖客,以及鑽進瓦子通宵達旦的賭客。城牆外,還有一群一群等著入城的牲畜家禽,哼哼叫著,綿綿叫著,嘎嘎叫著。
“無事最好。”李信依然少言寡語。
黃裳笑了笑,“幸好玉昆相公放了你在京城。換成是王舜臣、趙隆,我可就要頭疼了。”
“都走了,京師裡總得留人。”
“為了能趕上這一戰,一個兩個都哭喊著要出征。生怕錯過這一次,就沒有日後了。”
李信『露』出一絲悵然,“畢竟是遼國。”
看到李信已經換上了出行的外袍,黃裳問,“這就準備走嗎。”
近黃昏的時候,都堂內部交流了一下,決定派人,幾方權衡,最終決定派出一文一武,文官主持救災,武官則指揮兵馬,重修堤壩道路,並剿除盜賊。當然,當務之急,還是聯絡上前線並打通補給線。
文官直接就是大名知府,武官這裡,選了李信。
“都堂下令,哪敢拖延?”黃裳輕輕點頭,武將中,還是以李信最是省心。
“儘快恢復交通,聯絡上行轅。還有,仔細察看堤壩,確認是否是人為。”
黃裳並不擔心這一場洪水會讓此番出征功敗垂成。
過去還沒有鐵路的時候打仗,從前線到京師,訊息要走個二三十天。中間有個什麼波折,就是半個月音信不通。現在也就耽擱個四五天,並不影響太多。
章惇出征之前,預案做了一個又一個。
糧草都沒人擔心。從開戰前,朝廷就把軍糧運輸完全委託給福建商會。三分之一走鐵路,剩下的從海上運輸。章惇出事,福建商會拼了『性』命都會把糧食送過去的。開戰前,樞密院還在滄州囤積了三百萬石糧食。
更有沿海的鐵路,雖然不是幹線,運力也小,從路程上還兜了個大圈子,但至少能支撐前線一定比例的軍需。
黃河決堤也有預案。正是擔心黃河氾濫對後勤的影響,才將開戰時間,選在了入秋後的七月。也就是預案中,黃河決口的位置是在南岸,這一回北岸堤破,讓一多半準備做了無用功,但終究還是有一半的準備還能派上用場。
只要河北、京畿全力動員起來,能夠很快把這一場洪水平息下去。
而現在最大的疑問,就是這一次決堤的原因。
“參政還是覺得是有人作祟?”
“都八月入秋,哪來的洪水?”
世人都知道秋汛,但歷年來黃河水患,幾乎是在夏季達到最高點。決堤也多在夏時。秋天決堤的情況極少見。尤其是黃河大堤整修之後,穩定了幹流流向,已經多年來沒有過決堤的記錄了。
黃裳已經收到自然學會傳來的訊息。
汛期開始後,南岸一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