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25),宰執天下,cuslaa,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無論是誰,王安石、曾孝寬、呂嘉問,都不敢在這時候,出面分薄新黨的選票**

“好了,若沒有其他人另有提案,”向太后看了看兩府,急匆匆的說道:“就請諸卿從韓參政與章樞密的提議中選出一個最為合適的。”**

不要再耽擱時間了,該結束了。**

不止她一人這麼想著。**

……………………**

不多的箱籠被龍門吊直接吊進了船艙中,王安石一家在京城中的時間,也只剩下最後的幾個時辰。**

王旖在船上與吳氏說話,王旁在後面的一條船上安排人手整理行李,王安石和韓岡站在棧橋邊,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他們已經很久沒有能夠如此心平氣和的對話了。**

汴水中的倒影,因渠中流淌的黃河水而顯得渾濁而模糊。**

王安石低頭望水,過了不知多久,他低聲問:“玉昆,你到底計劃多久了?”**

他的問題沒頭沒腦,但他清楚,韓岡知道自己問什麼。**

“不敢欺瞞岳父。”韓岡的回話恭敬一如既往,可內容完全沒有半點謙退,“如何治國平拉牛牛章,寫成也有不短的時間。但小婿從來沒有想過這麼快就能接手朝政。其實本來打算以十年為期。畢竟……我能等得起。”**

王安石沉默著。船隻在晃動,水中的倒影越發得模糊起來,更加讓人覺得晃眼。**

的確,唯有時間,唯有在時間上,朝堂之中沒人能與韓岡相爭。**

十餘年前入京,自己已是‘欲尋陳跡都迷’,而韓岡,即使是今日,也可算是青春年少。**

“那遼人呢,玉昆到底怎麼安撫下來的?”**

這是王安石百思不得其解的原因。這三個月來,朝堂上波濤不斷,但河北邊境上,彷彿被殺的不是皮室軍的人,遼國方向更是平靜得讓人難以置信。**

“是太后的堂兄。”韓岡毫不諱言。**

向家在河北一路,利益關係可是不淺。王安石當然知道這一點,可他想問的並不是表面上的東西,而韓岡始終避而不談。**

現在表面上,遼人之所以偃旗息鼓,預設歲幣被裁,完全是因為邊境重開榷場。但王安石總覺得,其中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不為人知。但三個月來,他始終沒有找到。**

三個月的時間不算短了,四季已經從東走到春,都快要到夏季了,北方也在這個時間內安定了下來,朝堂更是如此。**

當日共商國是的會議,也就是韓岡口中的皇宋第一次政治協商會議,以八票之差,讓韓岡獲得了勝利。**

新黨慘敗,王安石終於發現自己已經無法掌握新黨的人心。**

用了三個月的時間,王安石終於卸去了平章軍國重事的差事,現在他的身上,只有一個判江寧府的差遣。**

而在這三個月的時間裡,朝堂上的動盪也漸漸平復。不過巨浪過後平靜下來的水面,已不可能恢復到浪起之前的模樣。**

章惇依然盤踞在樞密院中,儘管有一批人視其為不下與韓岡的罪魁禍首,但也有一批成員還是認為,王安石舉止失措、偏聽偏信是這一次重挫的主因——二者的分野,只在是否能夠留在朝堂之中。**

政事堂中,多了一名宰相。不過就任中書門下平章事兼集賢院大學士的,是蘇頌,而不是眾望所歸的韓岡。蘇頌對自己在垂老之年,卻因人成事的在兩府中混日子,除了苦笑,只有搖頭。倒是蘇家的子弟,對此興奮不已,讓人望之嘆息。**

韓岡依然在參知政事的位置上,官階職銜上,一點變化都沒有,仍舊是東府三人中的最後一位成員。**

至於原來的那一位參知政事張璪張邃明,則是至樞密院接替蘇頌的位置——知樞密院事。儘管不能直接成為宰相,可也算是進了半級,本官也同時進階。而且他從韓岡對宰相之位的態度上,也看到了一線希望。**

除此之外,兩府之中,就沒有別的變化了,曾孝寬還是籤書樞密院事,郭逵也照舊是同籤書。**

氣學一脈控制政事堂,新學一脈控制樞密院,雙方對掌權柄,維持著朝堂上的平衡。**

兩府之下,三司使呂嘉問卸任出外,出知揚州,權知開封府沈括接任。時隔多年,沈括再一次出判三司,但已是物是人非,曾經意氣風發,想要在兩府中有所成就,現在只剩下混一張清涼傘,好拿回去應付家中河東獅的念頭。**

而新任開封知府,是相州韓家的韓忠彥,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光輝之誰與爭鋒

美麗心點

幽藍之尾[人外]

魔鬼椒

棄妻難再逑

葦葉

時傾

木慕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