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章 惶惶寒鴉啄且嚎(下),宰執天下,cuslaa,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題。
一個是自漢代以來,便掌控士林輿論的太學生團體,一個則是新興的商業傳媒集團。
雙方對陣,究竟哪個能取得勝利,如果不是牽連到自己,韓岡倒是很樂意在旁邊看好戲,順便推波助瀾。這樣對開啟民智好處更多。但現在的這個情況,他就算不願意,也得摻合進來。
若是是幾十年後,國子監生們多半能贏,畢竟辦報的魚龍混雜,與朝廷太貼近的話,也會啟人疑竇,很容易喪失公信力。不過現在的報紙是新生事物,且兩家快報都貼近民生,深得百姓喜愛,相對而言,國子監生們就太曲高和寡。
不過,決定勝負的還是輿論背後的那隻黑手。權力在握,又怎麼可能會輸跟一群只有嘴皮子的書生?
一封彈章上抵禦案,龔原隨即鐺鋃入獄,拘入臺獄中待勘。國子監的騷動,立刻煙消雲散。
臺諫本非一體,縱使龔原,或者說他背後的呂惠卿唆使了幾個人,可無論是章惇,還是韓岡,夾帶裡還是有幾個聽話的御史。
龔原所做的事,在官場上太普遍了。但要因此去定他的罪,卻也不是什麼難事。
就像寫詩一樣,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只要有心去找,總能在詩裡找到那麼犯忌的詞句。
所以才了賽馬快報上的那一篇學官龔某以情害法,關說有司的報道。
很快,御史臺又查明其煽惑學子的行跡,向太后因此大怒。煽動人心,這本就是朝廷最為忌諱的重罪。不過因為王安石為其舉主,故而留了他一條性命,追奪出身以來文字,被送去了雲南種地。
而收了龔原的信,徇私枉法的軍巡院都巡檢,則是因其在丐賊一案上頗有功勳,又是為龔原所矇蔽,故而不加重懲,並準其將功贖過,最後只是罰銅了事。其中種種,明眼人自然看得清楚。
陛辭之後,呂和卿惶惶出了京師,他確認了章惇的傾向,也確認了韓岡的勢力,現在他確認了一點,在天子親政之前,眼下朝堂的局面,將無人能夠動搖。
“就放他一馬好了。”韓岡對章惇道,兩人並肩走在皇城中,“跳樑小醜,不足掛齒,子厚兄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不是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