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19),宰執天下,cuslaa,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細一點。”向太后說著,又遣人將韓岡的札子取來。

韓岡開始向太后解釋起他對這一次共商國是的廷議的想法,太后專注的聽著,同時翻看著今天才收到的札子。

“國是之議,從多不從少,宰輔與朝臣共議。”對照著韓岡摺子中的文字“參政打算是一視同仁?”

“兩府、百司,職司雖有高下,可皆是皇宋的臣子,共商國是時不需論及尊卑。”

韓岡當然是弄要一人一票,本來他這就是順便賣好朝臣的提議,當然要將事情做得大方一點。做得小家子氣,還不如不做。

“參政說的是。”太后點頭讚賞。

這話不是出自卑官之口,卻是由政事堂的參知政事說出來,的確讓人有一種錯位的感覺。但向太后並不覺得吃驚,在她看來,韓岡本來就不是貪戀權勢的大臣。就是眼下與王安石鬥得你死我活,都是為了各自的學術,而不是爭權奪利。有這樣權欲淡薄、才幹卓異又忠直可信的臣子的確讓人安心,不過因為學派之爭,以至於干擾到國事,也讓向太后頗感無奈,人無完人,不外如是。

“且雖說身處兩府,能看得更多,考慮更為全面,但細節上也是需要有人拾遺補缺。”

太后應著韓岡的話繼續向下看,札子上,接下來的內容正是韓岡現在所說,不過奏章中也有提及,只有宰輔才有資格提出更易國是的動議。

所以說這番話的前幾句,才是韓岡要強調的。宰輔們的地位必須維繫,所以提案權只能是在宰輔手中。改易國是的動議,只能由兩府中人提出,他官不得言。

“這是老成謀國之言。”

太后多多少少能看出韓岡的想法,但提議和決定,哪一端權柄更重,就不必多說了。不過是對兩府的妥協,而且兩府的確比普通朝臣看到得更多更遠,否則為什麼他們是宰輔,而別人只能聽命行事?

而且最後的結果,交由天子決定。也就是說,現在垂簾聽政的太后就有否決一切的權力。

向太后將韓岡的奏章,從頭到尾看了一遍。對裡面的內容沒有什麼不滿。基本上就像是宰輔廷推,讓她在被推舉出來的候選者中進行選擇一樣,這一回也並沒有去削減她手中的權柄。

“如果改易國是,”

“正如當日平章主持變法,異論一時甚囂塵上,但王平章出入京師,卻是人人渴盼,甚至有‘安石不出,奈蒼生何’之語。如今太后若欲改易國是,

雖經重臣共議,但事後也必有反覆,等到施行時,定會異論迭出,以沮壞國是。”

“的確如此。”

經歷了那麼多,向太后至少了解了一些人性,成功修訂國是後,失敗者絕不會跟勝利者合作,而是會更加強烈的去反對。

“若依參政之言,此事當如何避免?”她問道。希望韓岡能有一個讓人安心的答覆。

“避免人言難,讓人無法沮壞則易。只要穩。”韓岡道:“新政施行時不須著急。昔年變法失之峻急,實乃先帝登基未久,亟需有所成就以安朝堂異論。”

韓岡稍稍停了一下,他相信太后對當年朝堂上的韓琦、富弼、文彥博等元老重臣記憶猶新,這番議論,肯定能讓太后表示信服。

聽見太后低聲稱是,韓岡立刻接上去道:“而陛下聽政兩載,功業有目共睹,已無需如此匆忙,可緩緩而行,以穩妥為上。”

這個對比,讓太后聽得很開心:“參政說得好。的確得穩,不要那麼著急。不過還有呢?”

“此外維護國是。國是既定,便不容非議,施政可以議論,但國是三五年內就必須堅持到底,不能今日新訂,明日便改。”

韓岡的一番話其實是以太后同意修訂國是為前提,向太后對此也沒有覺得有哪裡不對。

只是她有些納悶,韓岡特意留下來,難道就是為了說這些,而不是更重要的話?王曾逐丁謂的故事,她現在也知道一點。韓岡犯同僚之忌,卻當真只是‘細務’?

但直到一番對話後,韓岡退出內東門小殿,向太后也沒從韓岡嘴裡聽到她想要聽到的‘大事’。

半天后,韓岡與太后在殿上的對話傳到了王安石那邊,

並不是因為韓岡在太后面前進了多少讒言,而是因為什麼也沒有。他將這份情報遞給了身邊的呂嘉問。

呂嘉問翻來覆去的看了幾遍,眉頭越皺越緊,最後他抬起頭。

“平章,宮裡面看來都已經站在令婿那一邊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史上最強贅婿

晴天

納個妖師當相公

花千雪

隨身騷包系統

打倒一切

森醫生和他的工具人

禿毛喵喵

都市之召喚系統

墨魚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