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七),宰執天下,cuslaa,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更。】
韓岡正從大慶殿前經過。
殿前的廣場,還是一如既往的空曠無垠。
昨夜才下過的雪,今天一上午就被清掃乾淨了。
按田畝來算,差不多有五六十畝了,這麼快便打掃完畢,看來經過了一場宮變後,在新任太尉種諤的手中,皇城中的禁衛們手腳越發的麻利了。
在經歷了宮變之後,在任的八名三衙管軍之中,除了張守約一個,太后不相信他們中的任何一人。而張守約因傷隱退,太后就算連張家才七歲的侄孫都封了官,又給了張守約一個多少年都沒有授人的殿前司都指揮使作為獎勵,也沒辦法讓張守約再回來領軍鎮守皇城。
原本曾經就任過三衙管軍的燕達,當年最為先帝所重,不過關西的兩位太尉中,他的性格比種諤要沉穩,且比種諤年輕,所以被留在了西北。
而種諤雖然為先帝重用,但因為他一貫好戰,又常常自行其是,其實並不受趙頊所喜。如今西夏已滅,將他拉回京城來任職,一個是教訓士卒,另一個也免得他再動心思去找遼人的麻煩。
只是守衛宣德門要地的,還是李信主掌的神機軍。
神機軍眼下僅有六個指揮——在計劃中最多也不會超過十個——可成員卻是以西軍中挑選出來的精銳為主,戰鬥力不遜於任何一支禁衛。
而且李信的資序和階級,儘管離管軍最低一階的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還很遠,但他所擔任的神機軍都指揮使,軍中排序卻僅在諸位管軍之後。
因為殿前司與侍衛親軍司的三個都指揮使多少年都沒有授人——這一回的張守約是致仕前特晉——在任的管軍數量很久都沒再超過八人。所以朝中已有傳言,十一個管軍之位後,恐怕很快就要再添上一個。就像當年太宗皇帝將龍神衛與天武捧日四廂都指揮使二職,歸入管軍行列一樣。
傳言終究是傳言,李信作為韓岡的表兄,想成為管軍,阻力來自於各方各面,但他和神機軍受到太后的看重卻是實實在在的。
神機營把守著皇城正門,經過改造的皇城城牆上,安放了十八門火炮,將整個東京內城納入射程之內。而火器局新近鑄好的兩門萬斤巨炮,現在正安放在宣德門後新修的炮位上。接下來還有兩門,等到正旦大朝會時,就會拖到大慶殿前的廣場上,與玉輅等禮器放在一起。
自入秋以來,每天早上上朝的時候,群臣都能在穿過宣德門的門洞後看見這兩門格外巨大的火炮。
由於城門是在放炮鳴號之後方才開啟,穿過去後,還能聞到空氣中的硝煙味。
巨大的轟鳴,伴隨著濃烈的硝煙,的確充滿了震撼力,但這只是不能發射炮彈的禮炮。
韓岡一開始就認為那種好大喜功的火炮根本造不出來,現在造是造出來了,卻變成了只能聽個響的禮器。
整件事說起來讓人啼笑皆非,不過韓岡還是很喜歡這兩門禮炮,實在太適合作為禮器出現在儀式上。比起那些古董,這才代表著國家的未來。一個殷墟方鼎,一個重型禮炮,一古一新相映生輝。
在一干大典時,宣德門前都會有幾隻被訓練好的大象相對而立,巨象高有丈許,重達萬斤,獠牙長達數尺,門前一立,頓時就讓人望而生畏。
而預定中的四門火炮也是如此,比起大象更有威懾力。這種純人工的金屬造物,遠比自然界的任何動物,都能讓人感受到其中蘊藏的恐怖力量。
在冬至日的大朝會上,先期被鑄好的兩門火炮便與殷時方鼎、唐時玉輅等所有禮器一併放在大慶殿前的廣場上。
太后對這兩具青銅禮炮十分滿意,尤其是當火炮響起的時候,比起悠揚的鐘聲,更加讓人振奮。
而對更為注重實際的韓岡來說,這幾門禮炮的另一樁好處,就是為了承重,炮車的結構上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進。之後用在普通的火炮上,效果會更好。
當然,要說嚇到遼國的使者,那倒不至於了,只可能讓遼人對火炮的研發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要是遼人決定與大宋對耗起國力,那還真是一樁好事。
從已經清掃乾淨的大慶殿廣場外側走過,眼前的白色就多了起來。
東京有著豐富的色澤。皇城內的建築,有新近漆過的牆壁,也有斑駁的舊閣,除此之外,還有淺綠色的琉璃瓦。皇城外,則更是五色雜成。天上飄著的氣球,樓前掛著的招牌,行人身上的衣服,可謂是多姿多彩。
除去人工留下的色彩外,夏天的主色調是濃濃的墨綠色,所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