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13),宰執天下,cuslaa,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官吏與喝兵血的問題,很多部隊的軍服時常被剋扣,但因為當時西北戰事不斷,要是冬衣下發不及時,很容易就鬧出兵變,不知要拿去多少人頭來抵賬,沒幾個蠢貨會將手往這裡面伸。

而是因為征戰在外,衣袍的磨損會大大增加,一件能穿半年的好衣服,在外出後,能維持一個月就不錯了。

但韓岡還是反對讓宮人制作軍服。

“臣不是反對加賜徵袍,而是想知道,徵袍由宮人制作,會不會給予報酬?”

“報酬?”向太后稍稍愣了一下,“……會有些加賜,平常都是有月例的,宮人閒下來也都會做女紅,只是讓她們改去做徵袍。”

換做別人,多半會認為韓岡擔心太后會趁機多給宮人酬勞——隨時提醒宮中儉省,也是臣子的本分——但太后這一回倒是理解對了,韓岡不是擔心給錢,而是不給錢。

“陛下明鑑,雖說有加賜,但應該比不了做女紅的收入。要是一次兩次,尚無大礙。但常年累月,宮人豈不怨?人若有怨,又豈能長久?太后心念西域將士,加賜衣袍,誠為美事。若因此而使宮人生怨心,又為不美。”

宮女不是閒著沒事就勾心鬥角,絕大多數的宮人沒有太多的閒暇,各有各的事情要忙,閒下來也會做女紅。

她們手上的一些零用錢,光靠俸祿不夠,賞賜也不會多——就是后妃都是按月拿錢,偶爾收一些來自宮外的禮物,還要提心吊膽被人打小報告,哪有可能一賞幾十貫、上百貫?——都是要靠人將自己的作品帶出宮去發賣,然後再將錢帶回來,或是直接託人換成胭脂水粉、綢緞飾品之類。

突然間要她們做白工,最多給點象徵性的好處,損失了大量潛在的收入不說,還要一年兩次,年年如此,哪個不會抱怨?

西域的大軍若是生怨,對處在深宮中的太后並無影響,可若是身邊的宮女們生怨,威脅性就大了。

“吾明白了,參政顧慮的是。但西域的軍袍怎麼辦?”

“一方面可以讓宮人制作,只要給予與市價相等的酬勞。另一方面,出征西域的大軍,下發給士卒們的羊裘,可以不用收回。”

“什麼羊裘?”

“稟陛下,朝廷因塞下苦寒,至冬日,便會在軍中賜下羊裘,人各一領。至春暖便拘收,修補後收入庫中,以待冬日。”

西北軍中,朝廷發下的羊皮襖,並不是就屬於此人,而是跟甲冑、兵器一樣,都是隻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韓岡的意思,可以將所有權也給西域軍中。

“這些不夠吧。”

一件羊皮襖,向太后不覺得能頂多少年。

“的確不夠。但首先還是要先保證一春一冬兩套軍袍的質量。朝廷下發的衣袍,往往不中格,或輕薄短小,或容易朽爛,總之不盡人意。”

“此事當嚴查!”向太后斷然說道。

“陛下聖明。”韓岡行了一禮,然後又道,“此外還有一事。”

“參政請說。”

“皇宋廣有萬邦,南北、東西皆有萬里之遙,各地氣候不一,方今京中花開正豔。西域道上,積雪則尚未消融。而在交州,卻是四時如夏。”韓岡停了一下,“《禮記》中的《月令》這一篇,說的是四時,卻也只在黃河南北一帶合乎時節。譬如邕州,四時如春,冬季亦無深寒。交州則是四時如夏。自隴右向南,在高原之上,吐蕃人世居之地,又多有積雪終年不化的峰巒。四方月令,多迥異於中原,卻皆是‘莫非王土’。”

“參政是想說各地氣候不一,所以下發的裝束也得視地域有所變化?”

大概是與衣服有關,向太后顯得十分敏銳。

“正是。”韓岡點頭,“至於究竟如何依照地域變化,臣請陛下交由有司負責,再交由專人剪裁。”

“就依參政。”

韓岡口中稱頌,又行了一禮。

韓岡比較希望能在京城中就設立成衣舍,專門裁剪成衣。如今市井中也不是沒有賣成衣的店,不僅有,而且還不少,不過基本上都是舊衣,當鋪就是其中最大的來源。而新衣的成衣舍,實在很難生存。不過換成是為軍中製衣,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至於布料,衣袍還是以棉布最佳,絲綢往往不堪用。”

韓岡話音未落,向太后立刻說道,“參政應該知道的,棉布很貴。”

“普通的棉布如今已與絲綢等價了,而絲綢做不到棉布的結實耐用和保暖。”

如今的江南,也開始種植棉花,衣被天下的松江,即將出現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兒子與情人

冷如冰

少爺,別太放肆

西門線上

對酒當歌

天馬行空

孔子密碼

猜火車

紅嗩吶

炒作

請不要在組織裡談戀愛[綜鬼滅]

天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