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6章 慶雷(下),宰執天下,cuslaa,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律乙辛也會選擇停止攻城,調動兵馬,可惜也沒有。
定州路邊境,一路上都是大大小小的寨堡,決定戰爭勝負的大會戰,雙方加起來少說也要十萬人,耶律乙辛找不到適合發揮大遼騎兵特長的區域。
他出動的兵力只要多一點,需要的戰場空間,肯定會將一兩處寨子給囊括進來,說不定還要多饒兩個村子——不管之前有沒有被攻下,都是可以被宋軍用來進行防禦。
宋人在邊境上佈置多年,改造了每一塊適合容納大軍決戰的土地,使之更加適合宋軍發揮,而讓大遼的兵馬更難施展。在雙方實力相近的時候,一點點的地利優勢都會讓決定勝負的天平失去平衡。即使宋軍是在太陽底下走了一天,但一場大捷,足以抵消絕大多數的影響。
耶律乙辛只能選擇繼續進攻。
到現在為止,攻打天門寨的主力都是被俘虜的漢人,參與其中的又都是渤海和漢人的兵。御營裡的神火、宮分、皮室諸軍,都沒有參與到進攻中去。按照之前的計劃,他們是撤退回國的保證,並不需要參與攻城——即使被派去攻城,他們也起不到太多作用,平添傷亡——有主力坐鎮,並不用擔心重蹈宋國太宗慘敗燕京城下的覆轍。
耶律乙辛沒有與臣下細細分析的精力,他獨斷的吩咐道,“北面三營都按之前計劃準備好,今晚一定要拿下天門寨。其餘各營加強戒備,防備宋軍突襲。無論如何,守到明天。”
以御營營地和天門寨為雙中心,建了七個營地。不僅將天門寨團團圍住,也扼守了攻向御營的方向。以現有的佈置,抵擋住宋軍一個晚上的攻勢,那是不應該有問題的。
將帥們領命離開,蕭金剛也出去督促大軍繼續進攻。
耶律乙辛將孫兒留在了帳中,沉默了許久方才問道,“佛保,你說王厚會不會一鼓作氣?”
耶律懷慶抬起眼,他的祖父整個人陷在軟榻中,分外顯得枯瘦。他此刻驚覺,祖父雖然堅持之前的計劃,但信心卻只有不多的一點點。
他斟酌一下,舔了舔嘴唇,“外面那麼大日頭,宋軍一口氣走了五十里。本來就是出人意料,所以盈歌才會沒有防備。但一整天走下來,怕也是沒氣力了。”
也許是被孫兒的話加強了信心,耶律乙辛點著頭,“這個時候,也撤退不了了。”
耶律懷慶一陣沉默。
然後他聽見祖父有氣無力的聲音,“你已經知道了吧,東面宋軍過河了。”
滄州的一支宋軍剛剛渡過了作為宋遼兩國界河的黃河。
他們沒有攻打城寨,而是跟遼軍一樣,攻破了幾個村子。黃河入海前的兩三百里,兩岸分屬不同的國家,但地質條件毫無差別,都是鹽鹼化的沙土地,村莊不多,地勢平緩。
即使被宋軍殺過來,對戰局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
但這件事是一個警告,如果有北海艦隊配合,宋軍可以直逼控扼遼西走廊的平州——遼西走廊這個地理名詞,出自於刊載在《自然》上的一篇詳細描述遼西走廊地質地貌的論文,傳到遼國後,還引發了一場震動朝堂的搜捕。
“幸好東南鐵路還沒修起來。”耶律懷慶故作輕鬆的說道。
遼國預備要修一條連線南北的鐵路。因為地勢的影響,從虎北口過燕山,或是走紫荊關,雖然是來往大遼南北的主要道路,但鐵路修不過去。只能先從東京道和南京道開始,不得不修在海邊上。日後一旦修成通車,在溝通東南兩道的同時,也會成為一條暴露在外的頸動脈,隨時能被宋國的北海艦隊割斷。
缺乏一支能守住渤海的海軍,是大遼軍隊最為薄弱的一環。
耶律乙辛乾澀的笑了兩聲,“大遼還沒到守不住家底的時候。”
……………………
“又開始進攻了。”
城頭上,秦琬俯視著城池前的原野。
百十名遼兵正向城牆衝來,稀稀疏疏,彷彿燒餅上的芝麻,零碎而不成列。
火炮也是零星的響著,在他們身前身後落下的炮彈,往往都能帶起一道
遼軍四面圍攻天門寨,雖然說每一面的攻勢都有起有落,但四個方向合起來,遼軍的攻擊沒有一刻停息。
只有方才,短短一刻鐘,城壁四面,一時間都不見衝鋒的遼軍。
是要調整進攻戰術了?還是因為進攻的隊伍有所更替?
當然,最好的原因就是援軍來了。
“飛船上有什麼訊息?”文嘉抬頭看了眼漂在天上的氣球,龐大的氣囊在地面上投下一個同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