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章 宴火(三),宰執天下,cuslaa,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陽地裡熱到中暑,也不會去找個陰涼去處躲著,使部眾離心離德。
當然,話說回來,如果能有選擇的話,蕭金剛絕不會選擇在夏日南下。可天子之命,無人敢違,蕭金剛也容不得自家部眾中有人違抗。
就在他身側十幾步外,八根長槊整齊的倒插在河堤上,每一根長槊頂端,都懸掛著一顆新鮮砍下的頭顱。
不聽約束,斬!
喧譁亂軍,斬!
妄離佇列,斬!
用八個新鮮**的腦袋,蕭金剛給手底下的兵馬上了上弦。不僅僅要示強,同時也要立威。
就要過河了,軍棍馬鞭、割鼻貫耳之類的懲處手尾多多,砍頭簡潔利索,效果也最好。
“胡睹袞。劉大師怎麼說?”
蕭金剛的同族兄弟,也是這一次出征的副手,安頓下了士兵,就過來探聽訊息。叫著蕭金剛的表字,顯得十二分的親熱。
蕭金剛沒好氣,“半個時辰。”
“這麼久?照我說還是走陸路好。南朝河北千里邊防,只有定州路最為平坦。過去防備我大遼,出使都走白溝,現在修了鐵路,全都從天門走了。不知要比走這裡要快多久。”
蕭金剛嘆道:“能走會不走嗎?但那可不是我們的路。”
“說不定過幾年,巨馬河上也能修鐵路了。”
過去宋遼往來,皆走白溝驛,如今則都改從天門寨走。相對而言,白溝驛線路的確要稍微繞一點路,鋪鐵路要花錢,沒人願意多花冤枉錢。何況還有河流阻路,比不上天門寨處一馬平川,正好適合修鐵路。已經有選擇的情況下,沒多少人會再多此一舉。
“或許吧。”蕭金剛不抱期望的說著,兩人之間沉默了下來,片刻之後,蕭金剛又問道,“宋人不會來吧?”
“這麼多兵馬,眼瞎了才會看不到。”
抵達巨馬河北岸的遼軍實數足有兩千騎,三千多匹馬,宋人的斥候遊騎縱然眼瞎,也不會看不到此處。
“高陽關路的兵馬,有許多都往滄州去了。我們又不是第一隊過河的,留守在高陽關的宋軍,肯定會先去追完顏部的那些蠻子。”蕭金剛邊想邊說,“在御帳那邊你也聽了,高陽關路現在左分兵右分兵,最多能抽調出兩三千兵馬來追我們,運氣好,能一口把他們都吃掉。”
南朝河北邊路,西真定、中定州,以及東部的高陽關,三路之中,兵力最多的是定州路,最少的就是高陽關,畢竟這邊河道眾多,並不適合遼軍縱橫馳奔,人少一點沒關係。
蕭金剛正準備長篇大論,就聽到面前人給了一個補充,“如果宋人的炮艦沒上來的話。聽說還是蒸汽船。”
“也算不得什麼。”蕭金剛不服氣的道。
蕭金剛的副手隨即幫他補上了漏洞,“要當真不算什麼,就不會在這裡過河了。”
界河上有宋人的界河艦隊,黃河入海前最後三百里河道,足夠那等蒸汽船行駛,
甚至巨馬河,在匯入黃河之前的五十里,也曾經有邊民發現過宋人的蒸汽輪船行駛在河面上。
三天要壞兩次的炮船,沒有太多的威脅性,但足以影響渡河位置的選擇。
蕭金剛望著滾滾水流,忽然問道,“宋人的炮船當真上不來?”
同樣在看著水量充沛的河道,“早點離岸最安全。”
蕭金剛搖頭,“照這麼下去,全軍過河肯定要在午時之後了。”
“半個時辰修好橋,剩下的一個時辰還不夠?”
“這可說不準。”蕭金剛道,“先看著吧。”
半個時辰之後,三十丈的水面便被兩條浮橋連通兩岸。
很快,已經有三百多騎兵,越過天險輕鬆過河。跟著蕭金剛一馬當先,踩著浮橋穿過了巨馬河,終於是踩到了南朝的土地上。
用腳踩了踩地面,似乎也沒有什麼特別。
但接下來……蕭金剛想,還是早點離開。
有御河、有鐵路,高陽關路的防禦體系,蒼蠅能過,麻雀能過,但鷹隼是決計無法安然度過。
蕭金剛能做的很有限,不僅要吸引宋軍主力的注意力,也要維持自家軍隊的平安。
這時候,剛剛度過河水計程車兵,突然一人跳了起來,遠眺水泊之南,發現一道煙塵急速而來。
“南朝騎兵!”
已經抵達對岸的蕭家部眾驚叫起來,但隨即就有人抽刀跨馬,與來人遙遙對峙。
大地都在顫抖,塵煙飛射,三百宋騎竟騎出了千軍萬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