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章 宴火(四),宰執天下,cuslaa,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量,開封城中也許就這麼一處,但死夠半年份量,已不是一個坊兩個坊了,蝨子多了不愁。更何況,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比治平二年的那一次大水,毀壞公私廬舍萬餘間,
“有幾個發病死的?”
“八……九個。都是老的小的和婦人,成丁就一個,是三天前,突發急症死掉的。”
黃裳眉峰一跳:“什麼病?!”
“小人怕是疾疫,當天就去廂醫館請了坐館的劉醫工來。檢查過後,劉醫工說不是疫症,不會傳染,但也沒確定是什麼病,只說可能是厥脫。”
“沒有痢疾?”這是大災之後,最容易爆發和傳播的疫症了。
“有。這段時間,有五人發了痢疾,上吐下瀉。小人都是按照府中訓令,當天送去了廂醫館,聽說之後都送去了外城的新生醫院了。還有身上突然長斑發熱的,也有十幾人,全都送去醫館了。”
錢所由嘴雖然碎一點,但該說的都沒漏,這讓黃裳很滿意。
災後疾疫,尤其是夏日洪水後的疾疫,以痢疾最多,然後就是傷寒,再來就是瘧疾,所以按照朝廷頒發的新版災傷應對手冊,開封府頒佈了條令,命各坊嚴查有相應症狀的病人,一旦發現,及時上報,並將病人送到對應的醫館中,最後統一運送出城。
但黃裳還是肅容強調道,“疫症上一定要小心,一旦有苗頭,立刻送去醫院。本府知道病人家屬都擔心病人,你要好生解釋,安撫好人心,莫要生亂。”
他不僅是對錢瑞說,也是對都所由在說,一眾廂吏頭點得一般整齊:“大府放心,小人等一定會用心做的。”
黃裳神色依然嚴肅,依汴陽坊的現狀,是開封城中最容易爆發疾疫的地方之一,容不得有半點疏忽。
如果說對突然而至的暴雨,都堂沒有辦法,只能硬撐著,那對災後的瘟疫,都堂只有四個字——嚴防死守。黃裳很清楚,要是他做不好,就是韓岡也難保住他。
十幾日的雨水,雖說只有開頭幾日是暴雨如注,之後的雨水是時斷時續,連綿細密,就連讓都堂憂心忡忡的洪水,也在這半個月的時間裡全都離開了開封府界。而開封府目前最為緊迫的任務,非是防洪抗澇,非是災後重建,正是防病防疫。
暴雨來了,會垮塌的只有年久失修的屋舍,影響到的也只有進出京城的旅客,洪水來了,也淹不到開封府高處的地方,歸根到底也只會有不多的一部分東京士民會受到影響。
但瘟疫不同。
東京三重城垣內,不計軍籍,共計四十九萬在籍人口,五萬以上的流動人口——這又是一個新生詞彙——而且這流動人口,黃裳都不敢肯定只有五萬,就是聽到下面報出十萬,他也不會驚訝。
而整個開封府界,官民士庶共計一百五十萬有餘——這是在籍的主客戶,不在籍的還要再添二十萬。
另外京畿駐軍,上至班直,下至廂軍,一京二十二縣,兵力總計十三萬有餘,併入親屬,足有五十萬。
這還沒算未入籍簿的幼子,借用保赤局的種痘數目,開封府界內,七歲一下的孩童當有百萬。也就是說,黃裳治下,人口至少三百萬。
已經多到了讓黃裳心驚膽戰的地步。一旦瘟疫爆發,三百餘萬人口,沒有哪一家能說可以安保無恙。
就像這一座汴陽坊,七百多戶人家、三四千生口都集中在一座裡坊中,比起內城那種三五巨室佔據一座裡坊,人口稠密十數倍,衛生環境更沒法比,洪水過後,最是容易滋生疾病,尤其是烈性傳染病,一個人得病,當天就能傳染給十人,第二天就是一百人,第三天一千人,第四天還沒過去,全都得病了。
盯著一眾廂吏,黃裳再三叮囑,甚至威嚇,“防瘟避疫是重中之重,萬萬不得疏忽,一旦有事,本府不免都堂責難,爾等亦難逃罪責!”
都所由及其下屬皆悚然領命,錢瑞的黑臉甚至都白了,
見這一干廂吏如雷驚的蛤蟆,黃裳又把口氣緩和了下來,“如果爾等差事辦得妥帖,本府亦絕不吝賞賜。府中每年轉官吏員總有五六人,有年資高者,有德望隆者,亦有功績著於同列之輩,若是爾等當真能立下功績,本府又如何會吝惜一領青綠?”
一個巴掌一顆糖,對於普通的吏員、或是底層軍官來說,得入流品的官身,可是夢寐以求的好事,但那就跟天上的月亮一般,可望而不可及。但當真有機會能得到一個官身,為此而心動的絕非只有都所由一人。
比起剛才因畏懼而領命時的聲音,現在應聲的吏員們的聲音中充滿了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