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章 鞏州(上),宰執天下,cuslaa,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塊肥肉一般,吸引來太多想吃肉的餓狗。
在他身邊,揮舞著平安號高額金票的財主,絕不是一個兩個,而研究者就像是金榜下的新科進士,對前來捉婿的老泰山們,也有著挑三揀四的權力。
僧多粥少,一篇論文中,能接納的資助者的名額也就三人,而且一旦是多人資助,最後結算時,就會按照資助的比例,來分割應有的會員名額。原本資助一篇刊載論文,就只能拿到三分之一個會員資格,再一分賬,就更少了。沒有七八篇,就湊不齊一個會員資格。
而且越是出色的研究者,資助人的競爭就越是激烈,投入的成本也會因為競爭而不斷高企,超過一定限度後,就會顯得太過不值。
所以也不是所有人都會跟紅頂白,更多的人都抱著賭冷門的心思。
可如果要這麼做,要麼靠眼光,從沙礫中找到珍珠。要麼就是廣撒網,期盼在買來的一堆石頭中,能幸運的有一兩塊美玉存在。
以上的,所以就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向本地的分會捐款,每年計算一次該分會的成員刊載的論文總數,在按照個人的捐款比例,分割相應的會員資格。
只是有一點,為了公平起見,每個人每年的捐款,都設定好了上限。絕不會允許哪位土豪,一擲千金,硬生生的搶走所有的入選資格。
就像韓鉦眼前的這一位會長的親弟弟,他三年下來,堅持卡著上限捐款,已經積攢到一點三二篇,只要保持這個速度繼續積累下去,再四到五年,集滿三篇論文,就能拿到會員資格了。
韓鉦曾經聽到不止一人抱怨過,說他們從來沒聽說過的,捐錢還不讓人捐的。
韓鉦只能拿他父親的話來做抵抗——自然學會不需要豪客的一擲千金,而需要持之以恆的支援。即使你家財億萬,也別想侵佔其他人的權力。
這樣的做法,看起來有些愚蠢和頑固,但足夠公平,反而得到了更多人的捐贈支援。捐款,還有來自總會的撥款,就是各地分會能夠穩定運轉的主要原因。
相對的,也帶來了更加支離破碎的會員資格。
如果說第一作者的價值是百分百的話,第二作者的價值就只有百分之二十。也就是說,至少做到五篇刊載論文的第二作者,才能獲得會員的資格——這個規矩對第二作者並不友好,如果是第一作者的話,能成功發表五篇論文,早就拿到了銀徽——這一點,也與資助者的境況相類似。
並列的第一作者,並列的第二作者,然後兩個第一作者加一個第二作者,計算能夠分割到多少會員資格,同時還要一一記錄在案,就是個大麻煩。
複數的論文作者,複數的資助人,最後總使得論文帶來的酬勞都是零零碎碎。這在某種程度上,將會員資格,變成了撲滿裡的錢幣,必須一點點的積攢起來。
作為正式會員,韓鉦已經可以看下面人的熱鬧了,但他沒什麼興趣做這種事。
“那些事也不用提了,等著看就好。”韓鉦將話題岔開,“方才會長你們在說什麼?”
方才他進來時,三人正拿著新鮮出爐的《自然》說話,韓鉦早就想問了。
“正說這一篇……”會長指著其中一篇論文,“火星執行規律新解。”
“就是在說火星繞太陽的軌道不是圓形,而是橢圓形,位於其中的一個焦點上?”
“子平你看過了?”
“當然。”韓鉦總是訊息最為靈通的,“你們怎麼看?”
馬臉的會計從身邊拿起幾張寫滿字的紙,“剛剛算了一下,與觀察資料還是有些對不上。”
韓鉦拿過來看了一陣,忽而笑道,“如果火星在軌道上不是勻速運動呢?”
馬臉會計臉色大變,“不是勻速?!”
他計算的前提全都建立在運動速度是均勻的基礎上,他想了一下,立刻反駁,“但虛空之中,無受力之處,若運動速度不斷改變,不就違反慣性定律了嗎?”
“引力啊!”韓鉦道。
馬臉會計愣了,“啊!對……”然後就苦惱起來,雙眉打起了結,“究竟是怎麼回事?”
看著這會計的模樣,韓鉦微微一笑,又道,“其實這些在總會已經討論過了,一時還沒有答案。家父說了,誰能找到了行星運動的規律,總結出公式,他會為其提名下一屆的學會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