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16),宰執天下,cuslaa,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韓岡站起身:“好了,除此之外,也沒別的大事了。今年的綱運算是成功了,六十萬石全都透過了方城山,過兩天就能全數抵達京城。不知還有多少人在意這一件事了。”
“官家和政事堂總不能幹沒了官人的功勞!”周南說道。
“當然不會,只是多半會耽擱一陣。”韓岡展顏笑道,“還是想想這一次為夫能得到幾份彈劾吧,不知能不能達到兩府的水平?”他衝著幾位妻妾開著玩笑,“幾年內,為夫是沒辦法晉身兩府。若是這一次能在彈章上能與宰輔們一較高下,也算是提前享受一下兩府的待遇了!”
……………………
趕在京畿水道封凍前,襄漢漕運的六十萬石綱糧終於成功運抵開封城西的合口倉中。
但在這個極具象徵義的ri子,原本應該在京城中引發轟動,掀起一片喧囂的成果,卻被更大的轟動給遮掩過去了。
沒人能低估種痘對世人帶來的影響。京城內外,酒樓茶肆,到處都在議論著此事。
懷疑種痘法的幾乎沒有。韓岡的盛名在外,世所公認的醫道權威,傳說中的藥王弟子,普通百姓立刻就相信了**分。而他對種痘法由來的詳細描述又在情在理,化解了士大夫們心中的疑慮。
當然,世人相信種痘法的關鍵,還是因為韓岡已經在京西開始推廣,據說行之有效,在上書之前,便已在幾千人身上試用過了,並非空口說白話。
只可惜明明是一樁可喜可賀的美事,偏偏因為七皇子的夭折,讓種痘免疫法平添波瀾。原本應該催促天子儘快應允了韓岡的奏疏,早ri在京城和天下諸路推行,卻因七皇子建國公之事,一時間沒有人敢於上奏,觸天子黴頭。反倒是御史臺中御史,從中看到了機會。
何正臣得意的端著酒杯,與同僚對飲。
他們這些做御史的,被安排到這個位置上,就是用來威懾重臣。能成為監察御史、或是監察御史裡行,基本上都是年輕氣盛的低品京朝官——在官場,四十歲以下都可以歸入年輕、新近的範圍——而御史們的彈劾,不論成功還是失敗,都是打響名聲的良機。有了足夠響亮的名聲,是晉身高位的前提條件,大半高官顯宦,都是從選作御史開始起家,數年便身登侍制的不在少數。
韓岡是個例外。而且他年齒之幼、官位之高,實在是讓人嫉恨不已。不過他之前能一路飛昇,在何正臣看來,主要還是靠了得到聖眷,加上一點機緣,將一分的能耐,說成了十分。世上有才有能者為數眾多,不獨韓岡一人,為何偏偏他能夠例外?——還不是天子看重的緣故。
一直以來,天子對韓岡的看重,讓御史們對他無可奈何。別看韓岡去歲從廣西回京之後,天子對他冷淡得很,但御史們送上去的彈章根本都不批覆,全數留中,不讓任何人干擾到韓岡在京西。
“不過眼下韓岡聖眷已衰,”何正臣冷笑著,“該是徹查他的時候了。”
“韓岡是奇才,他是靠能力得到天子眷顧。”同為御史的黃廉,對韓岡的評價比何正臣要高些,“可惜他辜負了天子,要不然,我們現在還等不到這個機會。”
都是有子有女的人,天子的心情也能體會一二,要不然也不會這麼快就寫了彈章上去。
“不過天子還是會用他的,”黃廉繼續說著,“畢竟種痘免疫法還是需要他來主持。”
“使功不如使過。”何正臣提著酒壺給黃廉和自己倒酒,“推廣種痘法的功勞太大了,天子怎麼可能放心得下?”
“世上多有因人廢事,為了種痘之術,韓岡不會被貶斥去遠州,多半還能留京。不過天子對韓岡,肯定是會先責問,奪了他的官稱,再讓他戴罪立功……惡了天子,兩府、兩制都不用指望了。”
“政事堂那邊有訊息了。”一人匆匆閃進兩名御史的包廂。
何正臣抬起眼:“是派人去京西體問,還是招韓岡入京?”
“是招韓岡入京,並遣中使去京西體問。”
何正臣和黃廉相視一笑,接著同時板起了臉,“中使?徹查朝臣不法事,自當出自御史臺,豈是閹人可以干預,京西走馬承受枉食君祿,不能糾舉韓岡,這個帳還沒找他們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