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19),宰執天下,cuslaa,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士不得血食供奉,所以趙家的皇嗣始終保不住。六十多年了,沒有一名在皇宮中出生的皇子長大chéng rén,的確是給人一種受到詛咒的感覺。
“諫議,該進宮了吧?”方興看看外面的天sè,提醒韓岡。
韓岡皺眉道:“不說不要這麼稱呼嗎?”
李誡依言換了稱呼,“龍圖,差不多到進宮時候了。”
韓岡本是正六品的右司郎中,因為有學士銜,再上一階不是五品的卿監,而是一下跳到從四品的右諫議大夫。以韓岡的年紀,未免太開玩笑了。諫議大夫是能擔任執政的最低一級官階。但凡臣僚,升任執政時,如果本官官階不到諫議大夫,都會直升此階,呂惠卿當年便是如此。可有功不能不賞,爵位要靠軍功;散官階則不足以褒獎;已是龍圖閣學士,不可能讓韓岡再往殿學士上去,也只能晉升他的本官——右諫議大夫。
諫議大夫是從四品,正常官員想靠磨勘,至少得要窮數十年之功方能晉升上來,所以絕大部分宰輔,第一次進中樞,都是跳級上來的。如韓岡這般,依靠世所難匹的功勞,將磨勘二字甩在身後,十年之內升到從四品,如今算是獨一份。
不過韓岡還在等著他下一份的差遣,京西轉運使的差事很快就該卸下了,就不知道下一步會在哪裡。而今天入宮要討論的事情,也許關係到他接下來的差事。
進了宮中,抵達崇政殿,卻發現東府的三名宰執,王珪、呂惠卿和元絳都在。
“韓卿,你來得正好。”趙頊臉上溫文笑意,完全看不出他心中對韓岡的芥蒂,“推行免役法的差事,朕與三位相公商量了,準備交給太醫局,想聽聽你的意見。”
“太醫局?”韓岡搖頭,那群給圈養起來的御醫不殺人就萬幸了,哪裡還能指望他們主持救災防疫的工作。何況他們的職司和這個並不搭界,若真有此意,知制誥們肯定會興高采烈地封駁回來,打他韓岡的臉同時,也向皇帝證明自己不是幹吃飯的。
“救災防疫非關醫事,正如草臺廝撲與戰陣廝殺之別。太醫局的醫官一次救一人,而防疫則救萬人。如是歸入太醫局,當災疫一起,一介醫官如何能驅使災民遷移,如何能制止官吏主持的賑濟工作,這些都不是區區醫官該cāo心的。”
“以卿之意當歸入何處?”
“以臣愚見,在朝,當新設一司,歸於中書。在路,應由常平提舉司監察。在州縣,自有親民官監理。”
“新設一司?”趙頊沉吟了一下,“也不無道理,不知韓卿打算起什麼名字?”
“衛生司。守衛眾生之司。”
韓岡前面在京西轉運司設立衛生防疫局,名聲都出去了,自是當順理成章的推廣開來。
“衛生?”趙頊搖了搖頭,“不合古意。”
‘不合古意’?韓岡腦中靈光一閃,那個傳言該不會是真的吧?他在京城的這幾天,聽說趙頊正準備改易官制,重行三省六部制,本來以為是謠言,現在看來說不定是真的。
呂惠卿插話道:“《尚書·大禹謨》中有‘正德、利用、厚生’之語。所謂‘德惟善政,政在養民’。陛下此舉為千古善政,養民億萬。名為厚生,理所當然。”
“厚生?”趙頊唸了兩遍,覺得還不錯,“就叫厚生司好了,依韓卿的意見,安排在中書轄下。至於主官……”趙頊看著韓岡,“不知韓卿有何推薦?”
中書的人事,怎麼輪得到自己來插話?瞥了一眼三位宰執,看著神sè個個面露微笑,但心中怎麼想,就不知道了。
韓岡躬身推卻,“臣任官多在外,對朝堂賢才一概不知,不敢妄言。厚生之事事關重大,想必陛下和三位相公、參政,能有更合適的人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