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章 臥薪三載終逢春(下),宰執天下,cuslaa,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趕到現在,實在困得受不了了,不過還是完成了承諾。第一更,求紅票,收藏。】

在渭源待了兩天,仔細確認了築堡的地點,王韶又領著大隊回返古渭。

雖然從渭源到古渭的一路上,看到的都是羌人。但那些羌人,一看到王韶亮出來的棋牌,便是立刻閃到路邊,有的甚至跪下來叩拜,比漢人看到高官棋牌還要恭敬許多。

王中正看著王韶的威勢,眼熱不已:“左正言在蕃地果然積威深重。兩次大捷,倒把這些蕃人的桀驁不馴給打掉了。”

王韶卻是無甚喜sè:“蕃人叩拜,不如漢兒一揖。這百多里地,漢人是實在太少了。要想穩定西番,必須加快屯田的速度。沒有數萬戶口,鎮不住這裡的蕃人。縱使一次過砍個千百個首級,讓蕃人心驚膽寒,但過個幾十年,他們又會故態復萌。”

王韶說的一點不錯。自古渭到渭源這條沿著渭水河谷的道路上,除了熟羊寨這個算不上戰略要地的歇腳用的中繼點,設有宋人的軍寨外,其他地方皆是蕃人的土地。韓岡倒是想見著幾個漢人,但除了身邊的這些人,見到的都是把袖子脫了半邊的吐蕃人。

其實真正說起來,竇舜卿說三百里渭河沒有一頃宜墾荒地,其實也不算錯。河谷中的這些荒地,被吐蕃人佔了幾百年,都可以說是他們的土地。王韶要在這些土地上屯田開墾,其實是違反了趙頊早前下過的不許奪佔蕃人土地的旨意。但自古以來,古渭州就是漢人土地,真要論起土地歸屬,所有吐蕃人都沒地方站了。

而土地的所有權問題本質上就是跟實力有關。現今吐蕃人已不復在長安城三進三出的榮光,在古渭的勢力並不算強。區區一個青唐部又不敢跟官軍相爭,不及早佔據渭水河谷移民屯田,等到吐蕃人中出個李元昊或是李繼遷一般的人物,那就是第二個西夏,又或是換作了党項人過來吞了此地,那情況就更是糟糕了。

王中正也聽得心有慼慼焉:“左正言所言甚是。此亦是天子所擔心的。等回京之後,吾亦會向官家奏請及早在古渭招民屯田,以充實邊地。”

“如此,王韶先多謝都知御前贊言之德。”王韶在馬上對王中正拱手稱謝。

“不敢當。”王中正擺著手,“吾此是為國而言,左正言何談‘謝’字。”

王中正再次向王韶保證了他對河湟開邊的支援,也讓王韶更加堅定了將王中正請來監軍,作為聯絡天子的助力。

一路再無他話,自清晨天sè剛剛泛白之時就離開渭源,到了華燈初上時分,韓岡終於跟隨著王韶回到古渭寨。

高遵裕此時就在寨中,見到王韶等人回返,便登時出門相迎,而另一人也迎了出來——卻是納芝臨佔部的族長張香兒。

張香兒最近jing神狀況好了不少,不再頹喪,迎出來的時候臉上帶著真切的笑意。

一來是因為納芝臨佔部的損失比當時董裕攻來時聽到的要小不少。丟掉的多是財物,燒掉的也不過是座吹莽城,但人員損失並不多——納芝臨佔離得古渭很近,是最後一家受到進攻的部族,早做好了逃跑的準備,看到董裕大軍,幾乎都翻山越嶺跑了,只死了些躲避不及的。比起其餘六家被董裕打得殘破不堪的部族,納芝臨佔部的運氣,實在好得讓人羨慕。

另一個原因,就是王韶準備將被董裕摧毀的其餘六部的殘部交給張香兒,由他一併統領。雖然六部殘破,部眾皆是流離失所,但對納芝臨佔部來說,卻是最補的一塊肥肉。更重要的是,納芝臨佔部一旦收攏了六部餘眾,朝廷劃撥給七部的補償和救濟,也將全數交給張香兒。

高遵裕、張香兒,還有回到古渭寨的劉昌祚迎著王韶、王中正一陣寒暄,一起回到城衙。張香兒當即向王韶稟報:“小人前ri奉機宜之命,清點六部殘餘。如今戶口已經點算出來:總計三千一百六十六帳,八千餘口,馬一萬餘匹,牛三千餘,羊兩萬,其餘財物則剩得不多,而各家的土地都已經給青唐部佔去了。”

王韶向高遵裕看去,高遵裕點了點頭,他派了兩名清客,跟著一起去清點人數,知道張香兒沒有在其中作假。

“既然已經點算完畢,那從今天起,這三千殘餘就歸入納芝臨佔部。”王韶在城衙中,對張香兒再一次囑咐著:“不過這三千餘帳,都是你納芝臨佔部的子民。本官不想看到你厚此薄彼,以至於六部餘族與朝廷背心的情況出現。這一句,望你能謹記在心。”

張香兒連忙跪下,“小人不敢。小人對天發誓。但凡納芝臨佔的部眾,不論出身何處,就是小人的兄弟姊妹,尊長子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兒子與情人

冷如冰

少爺,別太放肆

西門線上

對酒當歌

天馬行空

孔子密碼

猜火車

紅嗩吶

炒作

請不要在組織裡談戀愛[綜鬼滅]

天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