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章 竹紙知何物(下),宰執天下,cuslaa,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全的模樣,加之身高體健,自有一番吸引人的氣度。周圍來上香的女眷,十個之中能有一半,往他這邊看過來。

‘說不定能作筆大買賣。’想到這裡,攤主心頭就熱了起來。

“這燈多少錢?”韓岡看了手中孔明燈一陣,終於抬頭問著價格。

攤主聽得發問,連忙回話道:“官人,這折枝百花燈一套二十五盞,只整賣,不單賣。”

“一套二十五盞?”

韓岡上下翻看著這盞四面繪花的紙燈,上面有一朵合歡,一朵梔子,還有兩朵不認識,但做工jing美,而且畫工也是上成,只是想不到竟然是套裝。

見著韓岡看似有了些興趣,賣燈的攤主更加殷勤起來:“官人有所不知,這一套孔明燈,上繪折枝百花,是京中有名的燈籠張親手糊制,而繪圖的也是名師所作,是陳待詔的親傳弟子。只有小人攤子上有,別家店鋪根本就找不到”

那賣燈一邊推銷著,一邊指著燈籠一角給韓岡看,的確能看到鮮紅的印記。

“尋常的孔明燈,就是個紙袋子,裡面用粗粗劈就的竹篾架起來,居中放上一團浸了油的粗布。點著了,只能在天上飄個半刻鐘。而小人的折枝百花燈,用的是上好西河竹的篾絲,還有敬玉堂的竹紙,裡面放的是上品蠟燭,點起來飛上半個時辰都不會落地。這麼一套,才不過三貫錢而已,東京城中哪裡能尋得來?”

韓岡倒不管貴還是便宜,只要能飛就行。一套二十五盞雖然多了些,但拿回去擺在家裡也不錯。連討價還價也不做,直接示意隨行的伴當付了錢。付了帳,他又問著攤主:“這個燈籠張是什麼人?”

攤主連忙道:“正是小人家傳的名號,現在是小人之父用著。”

韓岡笑了笑,將手上的紙燈交還給張姓的燈籠攤主,“二十多盞燈帶著太累贅,收市後一發兒送到常樂坊的韓舍人家。”

“韓舍人?”攤主聞言張大了嘴,他可聽說過這一位。

韓岡已經踱著步子走開,攤主的驚異由他的伴當來回答,“如今朝中韓姓的起居舍人,可就我家舍人一個!”

買過了孔明燈,韓岡就又準備在寺中逛上一逛。他今天主要是來見剛剛升任左街正僧錄,成為國中最高僧官的智緣。親自下場買東西,卻是一時起了興致。

“可是玉昆兄?”

一個隱約曾有聽聞的聲音在身後響起。韓岡回頭一看,先是一怔,然後方才認出是久未謀面的郭逵之子郭忠孝,“怎麼是立之兄?”

“隨家嚴禮佛還願來的。”郭忠孝笑意盈盈,問道:“玉昆兄也是來燒香的?”

官員來大相國寺燒香拜佛的多,可逛殿前的集市卻幾乎沒有。尤其是韓岡這等身份的官員,更是少見。都是要自重身份,也怕御史多嘴多舌。即便有,也僅僅是逛一下佛殿前的幾家店鋪——趙家的筆,潘家的墨,都是京中最受士人歡迎的文房用具。像兩廊中,各尼庵師姑們來販售的女紅等飾物,絕不會有官員有臉擠在女眷之中去購買。

“來見故友,順便準備買艘船回家。”韓岡說著讓人不明不白的話,雙眼則一掃郭忠孝過來的方向,登時就發現了負手站在羅漢堂中的郭逵。

聽著韓岡的話,郭忠孝一時愣住,“船?”

韓岡沒多解釋,向羅漢堂走過去與郭逵見禮,“韓岡拜見宣徽。”

郭逵拱手還禮:“玉昆,久違了。”

郭逵比起當年要見老,但神采依舊,依然是大宋軍中首屈一指的將帥。見著周圍閒人都向他們看過來,郭逵眉頭一皺,“且陪老夫走一走。”

韓岡跟在郭逵,差了半步的距離。聽著郭逵在前面說道:“今守太原,本來是想拜一拜我佛,求一個安心。想不到竟然見到玉昆。”

韓岡笑道:“北虜張狂,不得宣徽坐鎮北門,天子豈能安寢?”

注1:北宋時有關孔明燈的記載一時沒有找到,但南宋范成大的《上元紀吳中節物俳諧體三十二韻》中有‘擲燭騰空穩’一句,從這句來看,孔明燈在宋時還是存在的,可能叫做擲燭燈。不過為了行文方便,文中還是以孔明燈為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史上最強贅婿

晴天

納個妖師當相公

花千雪

隨身騷包系統

打倒一切

森醫生和他的工具人

禿毛喵喵

都市之召喚系統

墨魚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