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七),宰執天下,cuslaa,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沒能離城一步。
“都巡。太尉有命,速至白虎節堂。”
背後的聲音驚醒了種建中,“知道了。”他十分簡短的回了一句。再多看了北方的茫茫沙原一眼,便轉身下城。
就在昨ri,種建中的頂頭上司,也是他親叔叔的種諤帶著百十親兵從夏州無聲無息的進抵鹽州。這一位太尉的吩咐,種建中絕不敢耽擱。
到了白虎節堂,種諤俯首正在沙盤邊,聽見動情,卻頭也不抬,只是問了一句,“來了?”便繼續看他的沙盤。
“太尉,溥樂城那邊……”種建中yu言又止,這些ri子以來,已經為此事爭辯了好幾次,但每次都被種諤訓上一通,但他還是想說。
“玉不琢,不成器。”種諤抬起頭來,如石雕鐵鑄的面容沒有一絲動搖,“十七若撐不過去,那就是他的命。撐得過去,那才能成大器!”
“五叔!”種建中叫道。
“你們兄弟幾個從軍也有十幾年了,何曾吃過苦,又有幾次在生死之境上掙扎過?不趁現在鍛打一番,難道還要靠我、你爹,還有你的叔伯再撐上幾十年?!種家的門戶終究還是要靠你們撐起來,沒個好身板怎麼撐?!”種諤冷然說著,“十七是你兄弟,可別忘了,他更是我兒子。”
種建中無可奈何:“侄兒明白。”
種諤又瞥了侄子一眼,低頭再去看沙盤,眼神也漸漸變得興奮和狂熱,最後他一拳捶在沙盤邊。
“遼人不來則罷,來了就別走了!”他的語氣森然,“區區三五萬帳,到興靈也不過一年而已,不好生紮下根基,這麼快就想南侵?小心我翻了麵皮,將興靈也奪下來!”
……………………
遼人大軍南下了。
這是溥樂城主種樸十天前,接連派親信向韋州和鹽州通報的緊急軍情。
若是說位於環慶路北方防線最前沿的韋州,其實防禦遼人南下的第一道關卡。那麼溥樂城,便是韋州北方抵禦遼人的第一道防線。
其位於韋州的北側偏東,控扼遼人南下的主要通道靈州川。之前韋州邊境上的幾次衝突,大部分都發生在溥樂城附近。
十四人死,二十一人傷,還有八人失蹤,這是到遼人南下之前為止,種樸手下斥候遊騎們的全部傷亡資料。
能在溥樂城中成為一名斥候,無一不是可以以一當十的jing銳騎兵,但在與遼人越來越劇烈的衝突中,仍是不斷的受到損失。
要運回鄉里的,在火中燒化,只留下骨殖做紀念。但更多的,則直接埋在了溥樂城邊的墓地中。
所以在半個多月前,他設計埋伏了一支契丹人的騎兵小隊。但隨之而來的發展卻讓他失去了炫耀這份功勞的想法。
遼人竟然群起而動。數千遼軍,在溥樂城北方札下營盤。看似是在圍城,其實向南留下了很大的缺口。是造聲勢逼迫城中守軍自行行動,甚至希望他們能南逃。
望著城外隨風招展的旗幟,種樸心情更加yin鬱。
每一名士兵的傷亡,都在挑戰著種樸的自制力。之前伏擊遼人成功,的確有了一點賞賜,但更多的,還是私下裡的訓斥!現在他是在勉強壓制自己的憤怒,卻也不知什麼時候就再也壓制不住。
種樸運氣不佳,另外也是少個文官的出身,比起官運亨通、中過明法科的堂弟來,眼下僅為環慶路第七將的正將,環慶北路巡檢使,鎮守在溥樂城。麾下兵馬三千五百,實際上有三千出頭的兵力,大約軍籍簿上八成五多一點,算得上是jing銳了。
在北方七十里外,與溥樂城遙遙相對的,是遼軍盤踞的耀德城。這兩座城砦,皆位於靈州川畔,是韋州通向靈州的道路上的中繼點。在皇宋開國之初,党項人還沒有佔據靈州的時候,這兩座城砦,維繫著靈州城的補給線。
等到了李繼遷叛宋,佔據了興靈、銀夏乃至橫山,溥樂、耀德變成了西賊南侵時,往來興靈和韋州中途的落腳點。
而從一年多前開始,在西夏滅國之後,則是分別為宋遼兩國佔據。兩城中間的位置,便是宋遼的邊界。
耀德城從三天前起,便不斷有一支支遼軍騎兵從北而來,陸續匯入城中。據斥候們的回報,從裝束看,其中有契丹人,有庫莫奚人,有渤海人,甚至還有党項人——打了一年多的交道,遼人中的不同族類,斥候們倒是分得一清二楚了。
“城主,去南邊的人回來了。”一名心腹小校過來輕聲稟報。
“讓婁七來見我,其他人下去休息。”種樸揮揮手,讓人退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