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九),宰執天下,cuslaa,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儘管實際如今的御史臺,已經被宰輔們控制在手中。可在明面上,推薦和決定御史人選的權力,宰輔們依然插手不得。
沒有哪個宰輔能夠自己直接上書,說某人適合做御史,這不是推薦,這是把自己也搭進去的陷害。
同樣的道理,即將重歸宰輔行列的韓岡,也不方便公然插手宰執的候選名單。
在暗地裡攛掇,透過言辭來引導,推動某個人上位是可行的,也很常見,韓岡也做過。可當太后將人事權放到他面前,韓岡卻不能不退避三舍。
“陛下既然屬意臣,那兩府闕額,便不宜再由臣推薦。”韓岡的回覆無比鄭重。
“卿家如今可不在兩府中。”似乎是找到了韓岡話中的矛盾,向太后的聲音中隱約帶了些微笑意,“這不正是要卿家推薦嗎?嗯?”
韓岡只能苦笑。
話不是這樣說的。
現如今從太后的話中來看,如果沒有更深的用意,應該就是全心全意的信任自己。
但韓岡即便不用為ri後考慮,他手中可以舉薦的人選也顯得太少。他對氣學門徒的培養,還遠沒有到收穫的時候。
能夠晉身兩府的幾人中,遊師雄年資尚淺。而資歷合格的蘇頌已入西府;至於沈括,韓岡在確定他的是否又犯了老毛病之前,不願意舉薦。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曾經有過來往的上司、同僚,比如在河湟時的秦鳳路轉運使蔡延慶,在白馬縣時的開封知府孫永,在京西時的京西北路轉運使李南公,以及現如今還在關西的趙禼,人數不算少,可惜他們都不適合。
而且若是保證ri後太后的信任不再,再回想起此事時不會翻起舊帳。同時也為了自清,以避人言,韓岡還得順手舉薦一個自己看不順眼,對方也看自己不順眼的人選。可這不是吃飽了撐的嗎?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
不過……韓岡抬起頭,透過單薄的屏風,望著屏風後模糊的身影。太后明顯正在興頭上,潑冷水也也不合適,那可是敬酒不吃吃罰酒了。
“韓卿?”
見韓岡遲疑,屏風後的太后催促著。
“陛下。餘職且不論,若要臣來說,今ri京師人心動盪,一如當初先帝發病的冬至之夜。為安定朝野人心,當先請一有夙望,能服眾的元老出山來。”
……………………
王中正在旁聽得心驚肉跳,動也不敢動彈一下。
太后對韓岡的態度,是信任還是猜忌,他至少還能看得出來。
只要韓岡一句話,朝堂上的局面就會大變樣。
眾宰輔都在宮中,可向太后視而不見。看這樣子,如果韓岡不推薦,太后估計多半就會乾綱獨斷了。
不過也不是沒有理由。
剩下宰輔雖沒有參與到叛亂其中,但他們脫不了失察的嫌疑。王安石和韓岡一離開朝堂,太皇太后和二大王立刻叛亂,宰輔們不能防患於未然,向太后對宰輔們的信任自然不剩多少了。
而且今天能平叛,明天呢?
蔡確當初雖沒有趕上冊立皇太子,可後來也是擁立太子登基的一員。而薛向更是曾經參與過冬至夜定儲一事,僅次於韓岡和張璪。
其他宰輔又能比他們多忠心多少?
從結果倒推原因,太后的想法基本上就是這麼一回事。
不過事前根本就想不到,在被太后派出去請韓岡之前,王中正也以為韓岡從此聖眷不再。而現在韓岡在太后面前,舉薦自家岳父的情景,也是王中正始料未及的。
……………………
“有夙望……”向太后自然知道韓岡說的是誰,“這不就是令岳嗎?”
韓岡沒有因為太后對王安石的稱呼而避嫌,“以楚國公人望、威信,保扶聖君,穩定朝綱之任,非其莫屬。”
“可是平章軍國?”
“平章軍國重事!”
韓岡著重強調了後兩個字。沒了‘重事’二字那還了得?
“啊,說的就是平章軍國重事。”
若說有夙望。朝堂上除了王安石之外,再無第二人。便是韓絳也差了一籌。
而王安石今ri立此殊勳,重歸平章軍國重事的舊職是在情理之中。怎麼說也不可能讓他再做宰相。韓絳是昭文館大學士,首相,王安石總不能回東府將他擠下去,更不可能站在韓絳的下首。
“……楚國公的確勞苦功高。”向太后在時間稍長的一陣停頓之後,將話說了出來,“吾也考慮了很久,朝中的確需要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