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一),宰執天下,cuslaa,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兒子從沒聽說韓岡jing於天文曆法,三垣二十八宿,千萬星辰他能辨認出多少個?”
“你錯了,韓玉昆看到的遠比任何人要深遠”蘇頌長聲喟嘆,輕輕敲著千里鏡的鏡筒:“我等看到的外相,他看到的是本質ri月星辰的變化之本,韓玉昆早就看破了沒人能想到,五星迴圈那麼簡單就能解釋通透了”
說著他又回頭衝著驚訝莫名的兒子笑了一笑,“亳州受了一番大災,百姓暫時是安定了,但衙門也毀了,接下來都是要在這華佗祠中苦熬,還是交給後來人的好”
…………………………
章惇的提議,韓岡考慮再三之後,才寫了信給蘇頌而蘇頌的回覆,很快就到了他的手中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後,韓岡便立刻上書天子,請求將蘇頌調回京中,同編修藥典
對於韓岡的這個請求,據後來從崇政殿中傳出來的訊息,政事堂中為此事是有過一番激烈的爭論的,但最終還是由趙頊拍板,同意了韓岡的請求,派人去亳州給蘇頌傳詔
不過趙頊也順便給了蘇頌一個翰林侍讀學士和判光祿寺的差遣,畢竟將蘇頌這個等級的高官調回京中,不可能只讓他做一個藥典編輯,這樣可不符合優待儒臣的道理
蘇頌的這個判光祿寺,和韓岡的判太常寺基本上是一樣的情況,都是有數的閒差,如今是管著祭祀時供奉的酒菜、胙肉等事
從其名下屬吏,大大小小加起來只有二十一人上就可以知道,光祿寺其實比太常寺還要清閒幾分相對而言,翰林侍讀學士這個給天子講學的經筵官,倒是要比九卿之一的光祿寺要重要和忙碌一點
調回蘇頌的詔書發出去了,趙頊給藥典起的名字也確定了下來——《本草綱目》
當韓岡從趙頊口中聽到這個名字時,剎那間便是心頭一緊,這個巧合未免有些匪夷所思了,讓人不自禁的要往壞處想過去
不過往深裡去想,韓岡從開始提建議編纂藥典,就一直在說綱目分類,由此影響到趙頊的思路也不是不可能就像司馬光當年在經筵上進讀《通志》八卷,本意是以史為鑑,資於治道,趙頊便援引‘商鑑不遠,在夏後之世’這一句,起名做《資治通鑑》
天子賜名之後,《本草綱目》編修局也就成立了主要助手有蘇頌、林億和高保衡,除此之外,還有為數眾多的名醫,他們將為本書編纂訂提供技術支援
編修局的地點,韓岡安排在了太常寺的衙門中,雖然厚生司的位置好一點,但那裡閒雜人等太多,不是能安心編書的地方,而太醫局的佔地又太小了,騰不出空間來
朝廷提供給編修局的經費一個月有三百貫,數目是不少了,但比司馬光的《資治通鑑》編修局還是要低一等,畢竟藥典和史書在此時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在局中打下手的吏員,韓岡也從太常寺、厚生司和太醫局,調了一批過來
地方、人員和財務都籌備完畢,剩下的就是該怎麼做了理所當然的,這就必須要主編韓岡來定下基調,這是他的權力,也是他的職責
立秋已經過了,處暑時節,正是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的末尾,天上ri頭依然如鍊鐵爐中的炭火,火辣辣的彷彿能將大地給烤焦
林億與高保衡並肩走進了太常寺,冷清的大院,也讓他們感到渾身上下一陣清涼對於兩名不屬於本司的官員的到來,太常寺中的官吏視若無睹,也就是行個禮而已,也沒有人上來幫他們引路
不過兩人也不需要有人引路,這十幾天來,他們已經來此造訪了好幾次在太常寺一角的院落中,便是他們接下來幾年要忙碌的場所
走進編修局的院落,正廳中門大開,韓岡就站在廳中,當面掛著兩幅畫,遠遠看去,畫上的圖案赫然是兩棵樹
林億和高保衡對視一眼,加快了腳步
但當兩人走近廳中,便發現這並不是兩棵樹,只是圖案如同樹一般的分岔在每個分岔上,都有莫名其妙的名詞而兩幅畫的左上角,有著簡單的題名:動物、植物
“端明,這是……”高保衡指著兩幅圖畫,疑惑的問著韓岡
“這是生物樹”韓岡轉過身:“也是這一次分類的綱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