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10),宰執天下,cuslaa,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府,兼掌河北兵馬。至於玉昆……”
章惇笑了一下,不用多說了。雖然韓岡在京中,但他無意就任實職,只想發揚他的氣學,就讓他繼續做老師好了。跟王安石繼續打擂臺。這翁婿二人,看起來都不把官職放在心上。
這是放眼未來,並不爭於一時。
韓岡既然表現出來了這樣的態度,其餘宰輔當然也不會與他為難,不管ri後韓岡能憑藉他此時的佈置做到何樣的成就,可眼下既然不爭,還有必要去招惹這樣的一個敵人?
也許ri後韓岡可以憑藉他的名望、地位,甚至是籍貫,漸漸將許多士人收編在門下,甚至ri後在明法科外,再加一個明道科也說不定,可ri後的事,就ri後再說。要頭疼,也是王安石頭疼才是。
王安石也是默然良久,宰相招女婿,越是才高越不省心。富弼、馮京都是例子,自己偏偏糊塗。
過了好一陣,他又才問章惇:“這幾件事,已經報與太上皇后了嗎?”
章惇搖搖頭:“還沒有,明天會由子華、持正兩相公跟太上皇后提。答不答應,還要看太上皇后的心意。如果有別的安排,到時候再說。”
朝廷高層的人事安排,宰輔們議論一下,是正常的。不過直接說哪個該做什麼官,那就不合適。上奏太上皇后給個意見,等太上皇后回覆後,東西兩府再做決定。這已經比過去趙頊在時乾綱獨斷要好得多,宰輔們暫時都不想繼續得寸進尺。太過咄咄逼人,縱然很痛快,但危險就在其中,遲早會出大亂子,惹禍上身。給太上皇后必要的尊敬,可是萬萬少不了的。
除此之外,章惇已經寫好了奏本,要論西域之功,給王中正以褒獎。向皇后自是沒有不答應的道理,其晉升河西節度留後一事,想必能就此定了下來。另外章惇還想將劉仲武、李信調回京城,不論是內城、外城,都有位置安排他們京營必須逐步整頓,方可使得無人敢起異心這兩人都曾是在他麾下聽命,才能、膽略都不消多說,必要時可以作為依仗。
李信先有功,之後又有過,攻遼大敗,然後郭逵力主,給了他改過的機會如果不是因為他背後有韓岡在,怎麼可能讓他戴罪立功又稍立功勳,可總體算來,跟河東、陝西的將領們沒法兒比。現在一口氣降到了諸司使中最低的供備庫副使。韓岡現在退下去了,給他表兄一個機會,也算是示好了。
不過這些都不需要對王安石細說了。
“玉昆,打算設立火器局吧?”喝了兩口茶,王安石又開口詢問。
“是。”章惇點頭。
“玉昆也說了,那是比霹靂砲尤勝一籌的軍國重器。玉昆的為人,你我皆知,從不妄言。可知當不在板甲、神臂弓之下。不可不嚴加守備。區區一個指揮實在太少了。”
章惇靜靜聽著,等待王安石轉入正題。
“呂吉甫曾給老夫寫信,在信中也提過火器。”王安石悠悠說道,看著驚訝之sè在章惇臉上一閃而過,“並且還說火藥十分危險,要在空曠地方設定工場。要安排一部分在城外,必須要得力之人看守。”
章惇沒想到呂惠卿那邊也要用什麼火器,難道是在軍中同時有發現,還是說軍器監內最近有什麼發明,被兩人在監中的耳目偵知。
不過王安石並不是再說火器局,章惇好歹明白這一點:“平章心儀何人?”
“李信。”
章惇驚了一下:“李信?!”
“李信有才有德,難得良將,只是運氣不好。”
王安石難得稱許武將,章惇點頭:“的確是運氣。既然平章也看好他,那章惇回去就上表請太上皇后調回李信。”
新設的火器局,當然會讓蘇頌去管。韓岡只是提個意見而已,既然不擔任實職,就只能交給接替他的蘇頌。具體的章程,就是章惇也知道該怎麼做,拿幾個官職在那邊做懸賞。一個從九品的武職,能讓那些大匠打破腦袋。成功應該不難。
等韓岡的新式火器研製成功,李信就可以憑藉這一功勞掙回些許臉面。領軍守護火器局,一為護衛,另外也可以作為輔助。
王安石這是因為攔了韓岡的推薦,想要給他一點補償?
章惇不打算多想,王旁這時走了進來,對王安石輕聲說了兩句。
王安石抬起頭,對章惇道,“是望之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