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章 從容行酒御萬眾(下),宰執天下,cuslaa,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攻擊。
可那只是試探。只從裝束上就能看得出來。連甲冑都沒多少的輕騎兵,在戰場上,只有sāo擾的作用,面對堅實的軍陣,只會崩掉他們的牙齒。
王舜臣正緊盯著對面主帥的反應。
黑汗的輕騎兵正在試圖攻擊東西兩門的營壘。他們在試探過後,發現通向營壘的道路上並沒有陷阱。不過很快就被霹靂砲投出石子給驅散了,百多人受傷。只有正面一條路,霹靂砲瞄準之後,都不用怎麼調整。
但正面名為古拉姆的具裝甲騎並沒有繼續前進。在軍陣前方一百四五十步的地方停了下來。
王舜臣重重的怒哼了一聲。
那是重騎兵最佳的衝刺距離。遠了,馬力下降,速度減慢。近了,又來不及將速度提到最高,陣型也不及調整,還會受到弓箭的sāo擾。這隻會是多年上陣才有的經驗。果然是難得的jing銳。
從裝束上看,對面的三萬多人中,有三分之一能是jing銳。
按王舜臣打聽來的說法,一名古拉姆,一名伊克塔,都是重騎兵。
全數制式裝備,戰甲整齊劃一的是黑汗可汗的古拉姆親衛隊,而剩下的鐵甲騎兵,甲冑的式樣各不相同。顯然是從各個部族徵募來的伊克塔騎兵。也許戰力上有所參差,戰馬也是有的有甲,有的無甲,但都是重騎兵。
剩下的三分之二,都是撐場面的,跟自己麾下的回鶻軍差不多,或許還不如。
但那一萬重騎兵,就已經很不得了了。在過去,就是大宋一時間都拿不出來幾千上萬的重騎兵——哪裡有那麼多好馬?能載得動幾百斤的鐵甲和人,那樣的駿馬只有西域才有。只有滅了西夏,開啟了西域通道,軍中的好馬才漸漸的多起來。王舜臣麾下的幾千帶甲騎兵,現在也才會都是身高腿長的西域良駒。
也就是說,只要擊敗了這一萬重騎兵,剩下的事就好解決了。
兵是jing兵,就要看對方主帥的能力了。
古拉姆近衛停下來的位置,猶在神臂弓的shè程之中。以他們身上的裝備,神臂弓在那樣的距離上,不會有任何威脅。而跟上來的伊克塔重騎兵,停在兩翼的位置上,同樣沒有上來。
親兵送來飛船上的斥候新觀察到的情報,看過之後,王舜臣再一次將紙條緊緊捏在手中。
黑汗軍已經在其後方開始修築營地。拖延下去的結果,就是讓他們順利的將前進營地築起。
一旦在末蠻城近處有了黑汗軍的營地,官軍就難以繞過去攻擊後方的大營,而黑汗軍要攻城時就能從最近處出擊,免去了數里的跋涉。
那一座新營地遠在一里半外,正是最佳的位置。這就是逼著王舜臣前去阻止,讓出戰的大軍,遠離背後的城寨守護。
‘為將者致人而不致於人’。
王舜臣輕聲念道,將紙條交給親兵收好,隨手從鞍袋中抓了一把黃豆塞給他的老馬。
胡人當是不通《孫子兵法》,但沒有蠢到仗著兵力上的優勢大舉壓上,而是選擇了以勢壓人,足見也是一員良將。
不過天寒地凍,要想修好一個營地,至少兩個時辰,自家還不用那麼著急。
從漢軍兩翼的騎兵中,出來了兩隊一手大斧一手神臂弓計程車兵。都是下馬後在雪地上小心的走著,以防腳下的坑洞。如果沒有在兩天前又下上一場雪,他們動作就還能快上一點。但足以讓他們趕上那些還沒有來得及逃回去、正在地上掙扎的黑汗人。
先是神臂弓抵近shè擊,然後追上去一斧頭砍下頭顱。不僅是正面的漢軍大營,東西兩側的營壘,都開了小門,一群敢戰計程車兵出來收割首級。
一枚枚人頭懸在槍尖,樹在兩軍軍陣正中間。不僅是示威,同時也通知了黑汗人,軍陣的正前方並沒有設下陷阱。
黑汗人的jing銳,如王舜臣所願,果然出動了。不過不是最jing銳的古拉姆近衛,而是伊克塔重騎兵。
一個千人隊,裝備著各式各樣的鐵甲,但無不是jing悍善戰的伊克塔騎兵,緩緩的離開了之前位置。在千夫長和百夫長的號令中,一名名戰士拉下了頭盔面罩,開始了衝鋒。
鐵蹄踢散了前方的積雪。轉眼就拉成數道橫排的伊克塔騎兵,長長的鐵槍遙遙指向前方。雪片在他們身前身後飛散,就像泛著白花的海浪,向著漢軍軍陣撲來。
大地顫動起來,就是之前那群人數遠遠勝出的輕騎兵的衝刺,也沒有這樣驚天撼地的聲勢。
王舜臣眺望著一道道‘海浪’的後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