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六),宰執天下,cuslaa,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洛陽這邊的金帶圍為牡丹,卻是已經成了固定的品種,每次開花都是上下皆紅,中間一圈黃,雖然依然名貴尤勝姚黃魏紫,卻也比不上揚州的金帶圍那樣能成為有神異的傳奇了。
不過金帶圍牡丹終究還是稀少,能出現一株,當也能為花會增光添彩,而且那一株正是出自王拱辰的環溪園。
王拱辰有著開府儀同三司的頭銜,乃是洛陽元老中,富、文之下的第一人。他若能與會,對富弼和文彥博的計劃也有好處。
文及甫的臉掛了下來:“王開府的家眷今早城門開時就出了城,說是去別莊小住。似乎不像是要參加花會的樣子。”
“……隨他去。”文彥博沉默了片刻,又往前走,“王君貺要走,也攔不住他。讓他走好了。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
文彥博和富弼對牡丹花會的興致,並沒有他們表現出來的十分之一。不過是鎮之以靜,安定人心的手段。
儘管洛陽向北,度過孟津後,就是太行餘脈。往太原去的路程,比東京去太原要少上幾百裡,可是在洛陽這邊,卻很難及時瞭解得到河東的軍情。
富弼也好,文彥博也好,都是隻能收到從東京城傳來的二手訊息,時間上能延遲個十餘天。至於其他致仕的元老,當然更是不會例外。
這麼長時間的延誤,使得洛陽內外對於整個河東戰局,總有著許許多多毫無來由的猜測甚至恐懼。在這個時候,一干元老重臣的表現,便決定了謠言的方向。
他們這些老傢伙越是穩當,洛陽也就越安穩。而一旦元老們一個個將家眷往南方轉移,那麼河南府的富貴人家三五天內就能跑個jing光。
不管怎麼說,富弼、文彥博都是三朝元老,不打算丟人現眼的去讓後生晚輩指責。只是如果王拱辰,以及另外那幾位想跑,文彥博也不打算管,就隨他們去好了。有了對比,反而是一樁好事。
側頭看看了小心翼翼跟在身側的兒子,文彥博暗暗嘆了一口氣,他都到了這把歲數了,還要想方設法為兒孫鋪路,真是天生的冤孽啊。
“枉食君祿,都不知道什麼叫做休慼與共。”文彥博的腳步慢了下來,“韓玉汝【韓絳】的全家老小前幾ri還一起出門去看了球賽,你想得到嗎?”
“嗯,孩兒聽說了。”
這件事富紹庭也聽說了。太原為敵軍所困,東京城中的混亂只會比洛陽更盛。
韓絳作為首相肯定要為君分憂。不僅僅是韓絳,蔡確、張璪據說都有活動。至於王安石,他那個xing格,卻做不來這樣的事,倒也沒人會誤會。
富弼和文彥博都在擔心,若是後方亂起來,那麼河東的局勢可能真的萬劫不復了。到時候,關西勝了又如何?河北甚至反攻遼境又能怎麼樣?還不是雞飛蛋打的結果。
平ri裡拖一拖後腿倒也罷了,到了如今的局面下,還是以同舟共濟為上。打爛了河東,讓遼人入寇中原,誰的ri子都好過不了。
更何況,文彥博的鄉貫正是河東汾州的介休。
只是畢竟不是人人都有富弼和文彥博這等見識。建議與遼人媾和的奏章一封接著一封,士林中也多有批評,時局敗壞如此,皆是兩府之中jiān人當道的結果。否則近八十年的澶淵之盟,如何會毫無徵兆的就宣告破裂?
河東的責任說起來並不在韓岡,只是yu加之罪何患無辭?在許多人的奏章中,由於奪佔了勝州,使得河東兵力偏向西北佈置,代州失去了為數眾多的jing兵強將,才會如此脆弱。加之韓岡之前還在朝中時,曾經贊成河東派兵出援,由此使得太原兵力空虛,更是無法辯駁的事實。儘管事出有因,而代州的陷落無人能預料得到,可並不妨礙有人將罪名算到韓岡頭上。
關西的主力離得太原,還有一段時間才能支援得上。河北似乎正打著圍魏救趙的主意。京畿還要留著很大一部分兵力來穩定人心。韓岡手上的資源其實並不多。
這也就是為什麼以韓岡的聲望,還是有很多人不相信他。
“真不知道那些人究竟是怎麼想的。亂了軍心,自毀長城,就能讓遼賊偃旗息鼓了?”文及甫都想不明白,他自知才智不高,能力不強,連進士都沒敢去考,但現在看到一名名進士出身的官員,卻恨不得自毀長城來讓遼國尚父稍息心頭之怒,真不知他們是怎麼靠上進士的。
“誰能知道?”文彥博冷哼。他當然知道是為什麼,但他沒心思去體諒。什麼時候能做什麼事都不懂,衡量輕重的眼力都沒有,也不值得文彥博多費一份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