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宰執天下,cuslaa,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集他的參謀們總結今天的守城經驗,併合計一下為什麼今ri遼人攻城給人的感覺這麼奇怪。
最後的結論是估計可能是昨天的偷營打亂了契丹人的計劃,追擊時算是吃了大虧,所以對面的遼軍主將沒有忍住。如果不是這個原因,種樸覺得,他們應該是等到霹靂砲打造好之後才會開始攻城。否則前兩ri剛剛抵達城下時,就會立刻攻擊,而不是紮營圍城了。
另外還有一個猜測,說不定也有在正式攻城前,消耗一下党項人的想法。一群鳩佔鵲巢的強盜,肯定不想看到原主老在眼前晃悠。大宋怕遼人煽動青銅峽中的党項部族。恐怕遼人也擔心宋人盯上了賀蘭山下殘存的党項人。
種樸越想越覺得這個猜測有道理,否則就不能解釋遼人這一回的奇怪舉動。
邊境上的衝突很常見,死傷個百十人,到了朝堂上也不過是打嘴仗而已。宋遼兩國都各有各的難處,不可能貿然開戰。眼下這種規模的攻勢在其背後,肯定有著更深一層的意義。
“為了區區一小隊遼軍,而破棄維持了幾十年的澶淵之盟,難道里面有耶律乙辛的親爹不成?!”
一個參謀的俏皮話讓所有人都笑了起來,這個道理是沒錯的。
種樸不信事情會這麼簡單,李清自也不信。不過以兩人的身份,想太多並沒有意義,只要守住城池,剩下的就要看朝廷了。
接下來的三天,就是單純的消耗戰,用党項人的xing命來消耗城中官軍的箭矢等守城物資。收穫的首級算下來至少能讓種樸和李清官階跳上兩三階——這還是西夏國滅後,種諤和韓岡讓党項人的首級越來越不值錢的情況下能得到的功賞。
而韋州的援軍也來了。
雖說援軍只有一個指揮的騎兵,而且來援的將領還是種樸的兄弟种師中——他在去年調去了甘涼路,但一個月前又調回了環慶——不過對於困守在城中數ri的三千官兵們來說,州中和路中都沒有忘掉他們,當然是一樁極為讓人振奮的喜訊。
可在種樸、李清的眼裡,這更是城外的契丹人想要抓大魚的表現。放過這個區區三百多騎兵,說不定就可以吸引來更多的援軍。
圍點打援,是極常見的戰術。滅了援軍,毀了城中守軍的希望,破城也不再是難事——即所謂的‘外無必救之軍,內無必守之城’。
相對於援軍,另有一件事更為重要。
就是城外的党項人遣使聯絡種樸,帶著信,說是要投誠。如果城中能給予一定的支援的話,他們甚至可以裡應外合,在契丹人的背後捅上一刀。
這件事讓種樸極為心動,一舉擊敗來犯的數倍遼軍,自然要比守城功勞大上十倍。有契丹人的首級墊在腳下,面對誰都能高出一頭來——這兩年,折家的上一代十六和這一代的老大,可都是鼻孔朝天長了。
但也不免有些疑慮,誰也說不準這是不是計謀。參謀們一陣合計,覺得還是慎重為好。雖說党項人可能是被逼上陣,死得太多而想要報復遼人,但萬一是遼人的計策,上當後事情可就無法挽回了。
種樸難得猶豫不決起來,便問种師中:“廿三,你覺得呢?”
种師中想了想,道:“記得去年俺上京時遇上折家的老七,曾經聊起過勝州一役,就是斬首兩萬多的那一戰。當時折七說了一句,‘死了的党項人,才是好的党項人。’這話據他說是從韓學士身邊的人穿出來的。看黑山党項的下場,倒不像是亂說。”
種樸聽出了种師中話中的意思,皺著眉:“換成契丹人不也是一樣嗎?”
“需要摻和嗎?”种師中反問:“管他是哪一族,全都是蠻夷。以夷制夷沒問題,幫著蠻夷打蠻夷那未免就太多事了。”
見種樸還是猶豫不定,种師中更進一步的說道,“既然党項人想要投順朝廷,至少得交一個投名狀才是。一人帶一個契丹人的首級來作證明,這個要求不過分吧?”
“廿三。”種樸發著怔,“你今年到王舜臣那裡轉了一圈後,到底學了些什麼啊!?”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种師中冷笑了一下,湊近了一點,“十七哥,說句實話,你可別見怪。招降納叛這件事,莫說是十七哥你,就是五叔,都不夠資格!這群党項人若是願意歸附,讓他們去跟朝廷說吧!”
“朝廷嗎?”種樸想著,或許應該可以相信如今兩府諸公,至少他們不是逼死狄青,又打算還回綏德的文彥博。而且那裡還有一個雖不入兩府,但聲名更勝一籌的韓岡。
也就在這個時候,韓岡正拿著一封信往崇政殿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