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章 不意吳越竟同舟(上),宰執天下,cuslaa,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朋友說俺ps劇透用得太多了,俺從善如流,以後無特殊情況就不用了。但紅票和收藏還是要的。另外還有朋友說辭行說了五章太長了一點,雖然是沒錯,但這是必要的鋪墊,裡面出現的人物和情節都會在後文出現,總不能讓他們突然冒出來,並不是在灌水。只稍作解釋,下面請看正文。]
渭河岸邊,隴山腳下,正是秦州通往鳳翔府寶雞縣的兩百餘里官道所在。沿著渭水河谷向關中腹地而去的官道,曲折綿長,冰結的渭水如一條玉帶,穿行於隴山群峰之間。夜sè將臨,夕陽已經落到了山後,只能從白雪皚皚的山巔上,看到一點反shè過來的落ri餘輝。
踏著漸臨的暮sè,在這段官道的中段,一處年久失修的驛站前,韓岡籲的一聲,勒停了馬匹。李小六緊隨在韓岡身後,幾乎滾著下馬,狼狽的坐在地上呼哧呼哧的喘著大氣。小孩子氣力短,騎在馬上奔波了幾個時辰便吃不消了。
當ri韓岡押隊從秦州往甘谷去,才走了三十里到了隴城縣便停下來休息,這是因為再往西北去的第二程六十里的山路並不好走。而從秦州往京城去,一千七八百里路,騎馬總計不過十九程。按此計算,第二天入夜時就得抵達寶雞縣,所以第一天,便是整整一百三十里路。
渭水是北面隴州和南面鳳州的界河,自出秦州地界,在隴州和鳳州交界的山谷中穿行二百里後,流入鳳翔府境內。位於渭水北岸的官道從地理位置上看,應該屬於隴州,但由於隴山阻隔的關係,隴州無法直接進行管轄,實際上是被秦州和鳳翔府兩家各管一半,各自派出巡檢在路上維持治安。
驛站的位置依山傍河,接天連地,山河有龍蛇之相。此地風水甚好,埋下棺木,便能旺家。因而這座合口驛站,破落得像座老墳邊的舊祠堂,韓岡卻也是一點也不奇怪。
如果是在京城中,安頓遼國和西夏使臣的都亭驛和都亭西驛,那便是雕欄畫棟,重樓疊翠,比秦州的州衙還要氣派三分。不過既然是山溝子裡的驛站,設施便簡單了很多。這座名為七里坪的驛站,房頂上的積雪中能看到茅草挺立,而後院的一側廂房,甚至塌了半邊都放在那裡沒有打理。
‘或許真的是祠堂改得。’韓岡想著。
甫進驛站,一名在驛站中打下手的驛卒老兵就迎了上來,張口便道:“敢問官人,可是要住店?”
‘什麼時候驛站改客棧了?!’
韓岡聽著老兵的招呼,微微吃了一驚。只看老兵上來迎客的動作話語熟極而流,便知道驛站充作客棧的時ri不算短了,而且院落中停滿了卸了牲口的車子,看起來在驛站中落腳的隊伍也不少的樣子。
韓岡沒住過驛站,不清楚這裡將驛站兼做酒店,是不是個特例,但秦州城中最為有名的惠豐樓便是官辦的酒樓,從這一點來看,驛站兼營客棧業務,說不定是這個時代的普遍情況——就如後世的單位招待所,也照樣對外開放。
收起驚訝,韓岡從懷中掏出驛券,衝著老兵揚了一下:“驛丞何在?本官受命入京,要在此處住上一夜。”
見韓岡拿出蓋著硃紅大印的驛券,老兵的神sè頓時恭敬起來。忙入內喚了驛丞出來。七里坪驛站的驛丞大約四十多歲,圓滾滾的肚子有著宰相的份量,看來驛站中的油水不是一般的充足。
韓岡將驛券遞了過去。六寸長、兩寸寬的紙條上面,有著他的身份年齡、相貌特徵,以及入京的時限,最重要的是一顆鮮紅的秦鳳經略司官印。驛丞仔細驗過,點頭哈腰請了韓岡進了驛館。李小六聰明伶俐,不待吩咐,牽起兩匹馬,跟著老兵到院後的馬廄中安頓。
韓岡進了驛站廳中,看起來與普通的腳店也差不多的樣子,也賣酒,也賣肉。此時正是飯點,三三兩兩客人散座在廳中。韓岡環目一掃,眉頭便不由自主的皺了起來。吵鬧點無所謂,但環境汙糟得比傷病營還超過幾分,那就讓他難以忍受了。
他搖了搖頭,這間驛站建立起來後,到底打沒打掃過一次?!
在門口停步,韓岡回頭對驛丞道:“先找間上房,飯菜給我端到房中。”
驛丞在韓岡面前陪著小心,“回官人,官人到得不巧,年後進京的官人們也多,館裡的兩間上房都給佔了。”
“一間上房都騰不出來?!”韓岡臉sè微沉,只看眼前的一地久未清掃的汙穢,普通的房間不用指望會比大廳好上多少。
“回官人的話,委實沒有了……”驛丞被韓岡瞪了一眼,背後一陣發涼,想不到這位年輕的韓官人不過十九歲,就有了不怒自威的氣勢。他主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