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狂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六章 大婚(十五),傾漢,月下狂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柯比能彷彿理解韓非心中的失望,又微微笑道:“再過兩年,等我繼位了,或許我會賣給將軍幾匹上好的種馬。”

韓非也笑了起來,拱手道:“那就先謝為敬了!”

等你即位之時,怕也是我征伐之始!

這時,遠處圍欄外有士兵高喊:“主公,有要事稟報!”

韓非向柯比能抱歉地說兩句,轉身迎了上去,“什麼事?”

士兵稟報道:“北平公孫太守的使團來了,已經快到鄴城,州牧大人請主公立刻回去。”

公孫瓚來了?

“可知使團正使為誰?”韓非雙眼一眯,問道。

“正使天楷。”士兵頓了頓,又道:“聽說還有一副使,叫什麼趙雲的,沒聽說過。”

趙雲?

他也來鄴城了?

不是說他在公孫瓚麾下不受重視麼,怎麼會被派為副使?

這讓韓非有些意外,他連忙吩咐馬場管事幾句,翻身上馬,帶領典韋並幾十士兵向鄴城疾奔而去。

……

“師兄,你怎的來了?”

使團的迎接,千篇一律,雖然與公孫瓚很不分微,但兩方見了面,也是和多年沒見的老友差不多,寒暄了許久後,田楷說了不少的拜年話,才回了韓家給安排的下腳之地。田楷走了,卻把趙雲留了下來。

韓非拉著趙雲的手,頗是不解的問道。

也難怪他這麼問,趙雲能耐是有。但是,在公孫瓚的手下,不顯山不露水。根就不被重用,無論是怎麼看,副使也還輪不到他來做。

來,韓非以為自己能在趙雲投靠公孫瓚之前將他攔下來,因為趙雲的故鄉就是冀州常山郡治下,在他看來,公元190年。趙雲應該還沒有出世,自己只要到了冀州,就有大把的機會。將這完美之將收入麾下。

可他沒想到,自己錯了,在虎牢關一戰之時,趙雲就出現了。

“不知公孫太守怎就知了你我是師兄弟。這次派人來拜賀。就想起了我。”趙雲笑了一聲,只是,這笑容有些苦澀,“若你不是我的師弟,其萬難想到我。”

原來如此!

來韓非也有這等猜想,不過,在他想來,公孫瓚應該不知道自己與趙雲的關係才對。自己不可能說,趙雲也不像是舌長之人。沒想到。到頭來還真就是這麼一回事。

聽著趙雲的話,韓非心頭一動,注意到了趙雲話中稱呼的變化。和上次相見一比,趙雲有了變化。前一次在洛陽時,趙雲還稱公孫瓚為主公,而這一次,卻只是稱呼公孫太守,這說明什麼?

說明趙雲不再像以前那般,有著對公孫瓚的忠心。

韓非還清楚的記著上一次趙雲和他說:只是,主公公孫將軍在雲最苦難之時收留了我,我若棄他而去,豈不是顯得不忠不義……

說起來,趙雲也算是命運多桀了,一身的領,可到頭來,卻是碌碌無為。

他性子耿直,又不懂人情世故,難免會受排擠。

想當初,他投奔公孫瓚時,公孫瓚問趙雲:你是冀州人,理應投奔袁紹,為何要來投奔我?

同樣一句話,換個人肯定會說一些‘將軍神武,聲名遠揚,心仰慕之,故來投奔’的言語。可那料想,趙雲卻回答公孫瓚說:“天下大亂,不知道誰為明主。百姓有倒懸之危,鄙州經過商議討論,要追隨仁政所在,並不是因為我們個人疏遠袁紹,而偏向於將軍你……”

這樣的回答,又怎可能為公孫瓚滿意。

哪怕公孫瓚知道趙雲厲害,也只是讓他做一個主騎。

所謂主騎,就是戰將。

每逢衝鋒陷陣時,主騎當先。

說難聽一點,也就是類似於炮灰的性質。

後來,趙雲棄公孫而投了劉備,史書也好,演義也罷,口口聲聲說劉備待趙雲極有恩義。

可觀趙雲一生,卻從未得到過劉備的重用,最多也就是充當劉備的保鏢頭子而已。恩義嗎?曹操待關羽,土丘三諾,上馬金,下馬銀,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更贈馬贈袍,可是實實在在的情義……但趙雲呢?演義中常說趙雲獨領一軍,可實際上,趙雲從未有過領軍的經歷。

只為當初趙雲落魄時,劉備對趙雲說過幾句好話?

韓非只感到,趙雲的好忽悠。

“原來如此。”韓非恍然,又攥緊了手,道:“師兄應該還記得當日洛陽一言吧?若在公孫處不的濟,可到師弟這裡來,師弟當日之言,窮一生也是做得數的。另,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賊:開局神奇海螺,四皇都虛心

初日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