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雨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7部分,後漢書,熱帶雨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
日中後到山上更衣,'四'早晡時即位於壇,北面。髃臣以次陳後,西上,畢位升壇。'五'尚書令奉玉牒檢,皇帝以寸二分璽親封之,訖,太常命人發壇上石,'六'尚書令藏玉牒已,復石覆訖,尚書令以五寸印封石檢。'七'事畢,皇帝再拜,髃臣稱萬歲。'八'命人立所刻石碑,乃複道下。'九'
注'一'封禪儀曰:“晨祭也。日高三丈所,燔燎*(燔燎)*煙正北*(也)**'向'*。”
注'二'封禪儀曰:“百官各以次上。郡儲輦三百,為貴臣、諸公、王、侯,卿、大夫、百官皆步上,少用輦。”輦者,幹寶周禮注曰“對轝曰輦”。
注'三'封禪儀曰:“國家御首輦,人挽升山,至中觀休,須臾覆上。”
注'四'封禪儀曰:“須臾,髃臣畢就位。”
注'五'封禪儀曰:“國家臺上北面,虎賁陛戟臺下。”
注'六'封禪儀曰:“騶騎三千餘人發壇上方石。”
注'七'封禪儀曰:“以金為繩,以石*(三)**'為'*檢。東方西方各三檢。檢中石泥及壇土,色赤白黑,各依如其方色。”
注'八'封禪儀曰:“稱萬歲,音動山谷。有氣屬天,遙望不見山巔,山巔人在氣中,不知也。”
注'九'封禪儀曰:“封畢有頃,詔百官以次下,國家隨後。數百人維持行,相逢推,百官連延二十餘里。道迫小,深溪高岸數百丈。步從匍匐邪上,起近炬火,止亦駱驛。步從觸擊大石,石聲正讙,但讙石旡相應和者。腸不能已,口不能默。夜半後到,百官明旦乃訖。其中老者氣劣不行,正臥岩石下。明日,太醫令復遵問起居。國家雲:‘昨上下山,欲行迫前人,欲休則後人所蹈,道峻危險,恐不能度。國家不勞,百官已下露臥水飲,無一人蹉跌,無一人疾病,豈非天邪!’泰山率多暴雨,如今上直下柴祭封登,清晏溫和。明日上壽,賜百官省事。事畢發,暮宿奉高三十里。明日發,至梁甫九十里夕牲。”
二十五日甲午,禪,祭地於梁陰,以高後配,山川髃神從,如元始中北郊故事。
'一'
注'一'服虔曰:“禪,廣土地。”項威曰:“除地為墠。後改墠曰禪,神之矣。”
封禪儀曰:“功效如彼,天應如此,髃臣上壽,國家不聽。”
四月己卯,大赦天下,以建武三十二年為建武中元元年,復博﹑奉高﹑嬴勿出元年租﹑芻焒。以吉日刻玉牒書函藏金匱,璽印封之。乙酉,使太尉行事,以特告至高廟。'一'太尉奉匱以告高廟,藏於廟室西壁石室高主室之下。'二'
注'一'尚書虞典曰:“歸格於藝祖,用特。”
注'二'袁宏曰:“夫天地者,萬物之官府;山川者,雲雨之丘墟。萬物生遂,則官府之功大;雲雨施潤,則丘墟之德厚。
故化洽天下,則功配於天地;澤流一國,則德合於山川。是以王者經略,必以天地為本;諸侯述職,必以山川為主。體而象之,取其陶育;禮而告之,歸其宗本。書曰:‘東巡狩,至於岱宗,柴。’傳曰:‘郊祀后稷,以祈農事。’夫巡狩觀化之常事,祈農撫民之定業,猶絜誠殷薦,以告昊天,況創制改物,人神易聽者乎!夫揖讓受終,必有至德於天下;征伐革命,則有大功於萬物。是故王者初基,則有封禪之事,蓋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夫東方者,萬物之所始;山嶽者,靈氣之所宅。故求之物本,必於其始;取其所通,必於所宅。崇其壇場,則謂之封;明其代興,則謂之禪。然則封禪者,王者開務之大禮也。
德不周洽,不得輒議斯事;功不弘濟,不得髣□斯禮。曠代一有,其道至高。
故自黃帝﹑堯﹑舜至三代,各一得封禪,未有中修其禮者也。雖繼*(職)**'體'*之君,時有功德,此蓋率復舊業。增修其前政,不得仰齊造國,同符改物者也。
夫神道貞一,其用不煩;天地易簡,其禮尚質。故藉用白茅,貴其誠素;器用陶匏,取其易從。然封禪之禮,簡易可也。若夫*(白)**'石'*函玉牒,非天地之性也。”
校勘記
三一五七頁七行蔡邕引中興以來所修者為祭祀*'意此'*志即邕之意也盧雲案本傳,邕撰十意,必補二字,語方明。今據補。
三一五八頁八行*(正月)**'在易'*泰卦據汲本﹑殿本改。
三一五八頁一二行廣*(坐)**'三'*十五步據殿本改。
三一五八頁一二行闢神道*(以)**'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