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雨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5部分,後漢書,熱帶雨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惠棟說,謂魏志“騶”作“騊”,前書王莽傳作“騶”。
二八一四頁一一行國人懷之殿本考證謂魏志“懷”作“惡”。按:校補謂“懷”當為“□”之鬥,古“懷”字多混為“怌”,故轉寫易鬥。
二八一四頁一三行遼東太守蔡諷集解引惠棟說,謂魏志﹑北史“諷”作“風”。
今按:安帝紀作“諷”,通鑑同。
二八一五頁四行尉仇臺按:集解引惠棟說,謂“臺”一作“治”。
二八一六頁五行刻木如*(主)**'生'*校補謂魏志作“刻木如生形”,則“主”乃“生”之鬥,作主不須言刻也。今據改。
二八一六頁一一行句驪復置其中大人*(遂)*為使者集解引何焯說,謂以魏志參校,衍“遂”字。今據刪。
二八一六頁一一行*(貴)**'責'*其租稅據汲本﹑殿本改。
二八一七頁九行分置樂浪臨屯玄菟真番四*(部)**'郡'*據殿本改。
二八一八頁四行山川各有部界按:校補謂魏志“界”作“分”。
二八一八頁一0行三曰弁辰殿本考證王會汾謂晉﹑梁二書皆作“弁韓”,當從改。
今按:魏志亦作“弁韓”。
二八一八頁一三行都目支國魏志作“治月支國”。校補謂魏志及通志“目”均作“月”,附載五十餘國亦作“月支國”,則此作“目支”誤也。今按:月支乃西域國名,魏志及通志之作“月支”,或後人習見“月支”之名而臆改與?當考。
二八一九頁一0行相呼為徒按:王先謙謂魏志“為”上有“皆”字。
二八一九頁一一行次有樊秖按:集解引惠棟說,謂魏志“秖”作“穢”。
二八一九頁一二行凡諸*(貨)**'貿'*易皆以鐵為貨據殿本改。按:汲本“貿易”作“質易”。
二八二0頁八行其人短小按:集解引沉欽韓說,謂魏志“人”下有“差”字。
二八二0頁一0行使驛通於漢者三十許國刊誤謂“驛”當作“譯”,說已見上。
按:魏志作“譯”。
二八二0頁一一行其大倭王居邪馬臺國按:集解引惠棟說,謂魏志“臺”作“堆”。
二八二0頁一三行邪摩*(惟)**'堆'*按:汲本﹑殿本作“邪摩推”,此作“惟”,形近而鬥。又集解引惠棟說,謂案北史“推”當作“堆”。今據改。
二八二一頁一行其兵有矛楯木弓竹矢或以骨為鏃汲本“竹”作“其”。校補謂傳本以“其兵”“其矢”相次成文,作“其矢”於義為長。今按:御覽七百八十二引作“竹矢”。魏志亦云“兵用矛﹑楯﹑木弓,木弓短下長上,竹箭或鐵鏃或骨鏃”,似以作“竹矢”為是。
二八二一頁七行名曰持衰校補謂魏志“衰”作“哀”。今按:百衲本三國志亦作“衰”。
二八二一頁八行便共殺之按:校補謂魏志“共”作“欲”。
二八二二頁二行使驛所傳極於此矣按:此“驛”字亦當作“譯”。
二八二二頁三行分為二十餘國按:校補引錢大昭說,謂閩本“二”作“三”。
二八二二頁一一行摩礪青石以作*(弓)*矢*'鏃'*據御覽七百八十引改。 後一頁
後漢書卷八十六 南蠻西南夷列傳 第七十六
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一'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訪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將吳將軍頭者,購黃金千鎰,邑萬家,又妻以少女。時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盤瓠。'二'下令之後,盤瓠遂銜人頭造闕下,髃臣怪而診之,乃吳將軍首也。'三'帝大喜,而計盤瓠不可妻之以女,又無封爵之道,議欲有報而未知所宜。女聞之,以為帝皇下令,不可違信,因請行。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盤瓠。盤瓠得女,負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處險絕,人跡不至。'四'於是女解去衣裳,為僕鑑之結,著獨力之衣。'五'帝悲思之,遣使尋求,輒遇風雨震晦,使者不得進。經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盤瓠死後,因自相夫妻。
織績木皮,染以草實,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六'其母后歸,以狀白帝,於是使迎致諸子。衣裳班蘭,語言侏離,'七'好入山壑,不樂平曠。帝順其意,賜以名山廣澤。其後滋蔓,號曰蠻夷。外痴內黠,安土重舊。以先父有功,母帝之女,田作賈販,無關梁符傳,租稅之賦。'八'有邑君長,皆賜印綬,冠用獺皮。名渠帥曰精夫,相呼為姎徒。'九'今長沙武陵蠻是也。
注'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