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雨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部分,後漢書,熱帶雨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弟,宦官多懼,請帝以天時當赦,帝許之,故除黨錮也。
丙寅,阜陵王統薨。
秋八月,魏郡言嘉禾生,甘露降。巴郡言黃龍見。'一'
注'一'續漢志曰:“時人慾就沱浴,見沱水濁,因戲相恐:‘此中有黃龍。’語遂行人*'閒'*,聞郡,欲以為美,故上言之,時史以書帝紀。桓帝政化衰缺,而多言瑞應,皆此類也。先儒言瑞興非時,則為妖孽,而人言生龍,皆龍孽也。”
六州大水,勃海海溢。詔州郡賜溺死者七歲以上錢,人二千;一家皆被害者,悉為收斂;其亡失穀食,稟人三斛。
冬十月,先零羌寇三輔,使匈奴中郎將張奐擊破之。
十一月,西河言白菟見。
十二月壬申,復*(癭)**'廮'*陶王悝為勃海王。
丁丑,帝崩於德陽前殿,年三十六。戊寅,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臨朝。
是歲,復博陵﹑河閒二郡,比豐﹑沛。
論曰:前史稱桓帝好音樂,善琴笙。'一'飾芳林而考濯龍之宮,'二'設華蓋以祠浮圖﹑老子,'三'斯將所謂“聽於神”乎!'四'及誅梁冀,奮威怒,天下猶企其休息。而五邪嗣虐,流衍四方。'五'自非忠賢力爭,屢折奸鋒,'六'雖願依斟流彘,亦不可得已。'七'
注'一'前史謂東觀記。
注'二'薛綜注東京賦雲:“濯龍,殿名。芳林謂兩旁樹木蘭也。”考,成也。既成而祭之。左傳曰“考仲子之宮”也。
注'三'浮圖,今佛也。續漢志曰:“祠老子於濯龍宮,文罽為□,飾淳金*(鉛)**'扣'*器,設華蓋之坐,用郊天樂。”
注'四'左傳曰:“史嚚曰:‘國將興,聽於人;將亡,聽於神。’”注'五'五邪謂單超﹑徐璜﹑左悺﹑唐衡﹑具瑗也。
注'六'忠賢謂李膺﹑陳蕃﹑竇武﹑黃瓊﹑朱穆﹑劉淑﹑劉陶等,各上書極諫,以折宦官等奸謀之鋒也。
注'七'帝王紀曰:“夏帝相為羿所逐,相乃都商丘,依同姓諸侯斟灌﹑斟尋氏。”
史記曰:“周厲王好利暴虐,周人相與畔,而襲厲王,王出奔於彘。”言帝寵幸宦豎,令執威權,賴忠臣李膺等竭力諫爭,以免篡弒之禍。不然,則雖願如夏相依斟,周王流彘,不可得也。斟灌﹑斟尋,國,故城在今青州。彘,晉地也。
贊曰:桓自宗支,越躋天祿。'一'政移五幸,刑淫三獄。'二'傾宮雖積,皇身靡續。'三'
注'一'越謂非次也。躋,升也。天祿,天位也。左傳子家羈曰:“天祿不再。”
注'二'幸,佞也。淫,濫也。五幸即上“五邪”也。三獄謂李固﹑杜喬,李雲﹑杜觽,成熖﹑劉質也。
注'三'帝王紀曰:“紂多發美女以充傾宮之室,婦人衣綾紈者三百餘人。”據桓帝納三皇后,又博採宮女五六千人,並無子也。
校勘記
二八八頁六行謁高廟光武廟按:殿本考證引何焯說,謂“光武廟”上疑脫“壬午謁”三字。
二九0頁八行以順帝陽嘉中封為□遒亭侯按:汲本﹑殿本“為□”二字誤倒。
又按:□即勃之俗字,汲本﹑殿本俱作“勃”。
二九0頁一三行大司農杜喬為太尉按:“大司農”當作“光祿勳”。杜喬傳“遷光祿勳,建和元年代胡廣為太尉”。袁紀亦云光祿勳杜喬代胡廣為太尉。
二九一頁一行*'八月'*乙未立皇后梁氏集解引惠棟說,謂考異雲皇后紀﹑袁紀皆雲八月,而無日。以長曆考之,七月戊申朔,無乙未,乙未八月十八日,此上脫“八月”二字。今據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