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部分,紅塵陷落,理性的思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愴然淚下:“跟婚姻這架風車作戰,我輸得一塌糊塗……奇怪,你怎麼沒輸呢?”
“很簡單,”對方晃了晃酒杯,“我不是堂·吉訶德。”
這位忠告者,就是我。
悲劇的對稱有一次,在大街上,我跟一位曾在某社交場合見過面的女記者邊走邊聊,她告訴我中午要趕回去為兩個孩子做飯,瞧她青春洋溢的面容,我怎麼也想象不出她居然有兩個上學的孩子。我非常吃驚地望著她,並充滿讚美之意:“你顯得好年輕。”
話音落地,我知道我錯了,因為她留給我一個莫名其妙的笑容。我心裡想:不妙。趕快轉移話題。
這位女記者跟我的一個好友甚熟,後來好友告訴我:那兩個孩子是她再婚丈夫的一子一女。儘管一般情況下,孩子問題是再婚的最大障礙,而且經歷過父母離異的孩子,極有可能變得孤僻、怯懦、抑鬱、焦急,甚至神經質,但那個家庭好像壓根兒不存在這些問題,孩子們健康活潑,跟後媽的關係很好,一家四口其樂陶陶,和睦美滿。
為女記者的重組之家祝福、欣慰之餘,我翻開手頭沉重的採訪筆記,又不禁百感交集、憂從中來:家庭破碎,廢墟幾何?廢墟上的吶喊,往往是孩子的聲音……她16歲,隨母姓段名青霞,有一種異國情調,儘管在勞教所,未施脂粉,臉色略顯蒼白疲憊,但青春麗質仍像早晨八九點的太陽一樣。
她向我訴說了父親(在她的自述裡,除了開始時她使用了一次“父親”的稱呼,其餘全部用“這個人”或“他”指代)跟母親離異之後,她悲劇性的人生境遇。
我是個很沒勁的人,因為我是個被父親強姦的人,所以我是個破罐子破摔的人。但我說不上怎麼恨他,只是不想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