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1部分,名門,大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議,商議決策軍國大事和重大人事變動,若生病或不在長安,可授權他人代為出席。

這是自慶治元年世家內閣制施行以來,大唐朝政體制最為重大的一次變革,它其實是在制度上確認了朝廷三大勢力在權力上的利益分配,從此大唐進入了三權鼎立的時代。張煥在給隴右地胡鏞寫信,向他通報這次重大的朝廷格局變動,以及隴右的新民團方案。

“老爺,雲小姐來了。”門口傳來管家低低的稟報聲。

“讓她進來。”

張煥抓緊時間將最後一行字寫完,隨著沙沙!的腳步響起,他寫完了最後一個字,將筆放下。

“弟,你找我有事嗎?”李翻雲微笑著走了進來。

“大姐請坐。”張煥連忙取出一個軟坐墊,笑著遞了過去。

“說吧!什麼事?”李翻雲沒有寒暄,她坐下便開門見山地問道,這麼晚弟弟還找自己來,必然是有大事。

張煥臉上的笑意漸漸地消失了,他沉吟一下便道:“此事事關重大,我希望大姐親自走一趟。”

他站了起來,快步走到書架上找出了一卷淮北地圖,將它攤在桌上,指著八百里長的漕運河道,“大約半個月後,一百萬貫錢將經過淮北運河北上中原,接引使是新兵部侍郎李懷,如果我沒猜錯地話,崔慶功和韋德慶都要下手奪取這票漕船

張煥詳詳細細地將任務描述了一番,最後問她道:“你還有什麼疑問嗎?”

李翻雲想了一想便問道:“我只擔心崔慶功聽從了崔小芙地勸說,如果他放棄奪漕船的念頭,那我該怎麼辦?”

“你不用擔心,不管誰勸他,他都絕不會放棄。”張煥冷冷一笑道:“他是一頭狼,狼永遠也改變不了吃肉地本性。”

第二百九十章 漕運之爭(中)

鹽鐵和漕運,一直是大唐經濟的血液和命脈,二者缺一不可,安史之亂後,朝庭實行了“軍國大計,仰於江淮”的財政方針,也正是這個緣故,大唐的經濟重心也漸漸向東南轉移,但東南鹽、米糧等租庸財物,主要靠水運調京都等地及供軍隊之需,針對戰亂造成汴河水系湮廢河道淺梗,船檣阻溢,鬥錢運鬥米的困難,在慶治之初的幾年,花大力氣疏通漕運,由官府僱河師水手,督運鹽米之物,也正是由於漕運的順暢,使得政治穩定、百姓思安,大唐的經濟得以逐漸恢復。

但自從崔家發生分裂後,大唐的漕運就彷彿做了噩夢,汴淮軍閥屢屢截斷漕運、洗劫漕船,使朝廷財政收入陷入舉步維艱的境地,僅欠宣仁六年的百官俸料就高達五十五萬貫之多,到了三月,左藏存錢已不足二十萬貫,財政危機已成了威脅朝廷生存的頭等大事。

四月一日的朝會上,決定緊急從江陵調一百萬鹽稅入京。

唐朝的漕運路線起點實際是餘杭縣,但由於鹽鐵監位於廣陵,所以從江淮各地匯來的錢糧也是先在廣陵集中,再從廣陵統一裝船北運,沿漕渠入淮,再從淮河入汴水最後在河陰進入黃河,沿黃河走天寶渠運抵長安,威脅便主要出現在淮河至陳留一段上,這裡先後經過崔慶功和原來李懷先的地盤。只不過崔先李後,不等李懷先動手。崔慶功便已先入口中。

一百萬貫地鹽稅,重達六百萬斤,須以數千艘漕船才能裝載,四月十三日,江淮轉運使王亞侯徵集了近五千艘漕船,滿載百萬貫錢和五十萬石糧食,從江都分三批依次出發,在兩千臨淮團練兵的護衛下,浩浩蕩蕩向北駛去,一時風聲鶴唳。沿途有心者紛紛聞風而動。

黎明,牛乳一般白霧籠罩在黃淮平原上,這裡是彭郡符離縣境內,漕渠兩岸陸續已聽到雞鳴之聲,渡口一群早起地百姓正焦急地等待著上船,官道上只偶然有露宿野外的貨郎挑著擔疲憊地走過,這是一個寧靜而尋常的早晨。

忽然,官道上傳來的激烈的馬蹄聲,一隊騎兵隊衝破了濃霧,風馳電掣般馳來。從等候渡河的百姓們旁邊掠過,捲起一陣狂風,將濃霧一掃而空,百姓們只看見約三、四十匹馬衝過,片刻便消融在濃霧之中,向西北方向疾駛而去,路人議論紛紛,猜測著可能要發生的事,但他們誰也猜不到,兩天後。將有數千艘漕船從南方駛來。

過了符離縣再往西北約行二百里,便進入譙郡的地界,在年初的襄陽戰役中,韋德慶出兵佔領了譙郡,但很快在崔慶功回師的大軍威脅下,他又放棄譙郡返回陳留,目前駐紮譙郡地大將是崔慶功手下原四大金剛之四……馬大維

,擁有駐兵兩萬餘人。馬大維年紀約五十歲,和崔慶功其他手下大將不同,他是少有的文官出身,生得面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總裁的替身明星妻

邑小白

許願池的王八少女

七寶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