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6部分,名門,大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元節過後第三天。幾輛由千餘羽林軍護衛的馬車離開長安城。向東面的新豐縣而去。馬車經過一處田埂時。不遠處一陣笑語傳來。一輛馬車的車簾拉開了。李琪好奇的望著遠方的景色。
遠方是一望無際的冬麥田。一條渭河的支流。從冬麥田中穿過。河兩岸隨處可見高大的水車。這時天又開始下雪了。梅花般的雪花在空中飛揚。很快形成了一片朦朧的雪霧。遠方的景色變的不清晰起來。離官道不遠處十幾個修建水渠農民正坐在一架水車前休息。他們談笑風聲。雪花落在他們頭上肩上。落在他們身旁的麥田裡。他們非但不惱。反而興致更加高漲了。
李琪伸出手。感受車窗外晶瑩飄舞的雪花。雪花輕輕落在他的手背上。隨即融化。冰涼涼的感覺使他笑了起來。
“殿下在笑什麼?”和他坐在一輛車上的師傅李泌放下手中書。湊在車窗前笑著問他道。
“咱們路過長安城內時。滿耳聽到的都是對不停下雪的抱怨。商人們抱怨道路泥濘難行。抱怨天總不肯放晴。影響他們的生意。可出了城來到田間。聽到的卻是農民對雪花的讚美。我就在想。老天爺該聽誰的。究竟是工商重要。還是農桑重要。”
李琪今年已經十四歲了。從今年起。他就不再住後宮。搬到了十王宅的雍王府。每天和百官一樣上朝。不過他是去位於東宮的弘文館讀書。每天功課結束後去宮中向母親請安。隨即又回到自己的王府中。自從去年的爬樹事件後。張煥對兒子的成長教育開始異常重視。每隔兩三天他就會選一些事關民生奏摺。抄成副本命人給他送去。讓兒子在奏摺上發表自己的意見。有時他出外視察。也一定會把兒子也帶上。讓他在閉門讀書之餘。也能瞭解窗外之事。今天張煥去新豐縣視察一家紡織工坊。就特的將兒子帶在身邊。
李泌見李琪說話頗有趣。明明是自己的想法。卻推給老天。他笑了笑便道:“這不是孰重孰輕的問題。民以食為天。這農桑自然就是天。而國以財為富。這工商就是的了。也可謂之陰陽。農桑為陽、工商為陰。若陰盛陽衰。人人都去從商賺錢。朝廷就要鼓勵耕織。加稅抑商;
可若陽盛陰衰。又會影響朝廷財政。所以朝廷又要適當放寬稅賦。調動起工商的積極性。當然陰陽協調為最好。你看你父皇就是這樣做的。十天前帶你去視察水利。在田間的頭和農民面談。而今天又帶你去視察紡織工坊。這就是二者協調。所以執政者的關鍵不在做什麼大事。而在於能不斷的對現有的各項律法進行微調。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大唐能夠迅速恢復國力。你明白嗎?”
李琪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我前天看了一本摺子。是戶部房侍郎所上。說自從前幾年中原推廣棉花種植以來。原料充足。朝廷開始鼓勵關中、河東兩的的商人開辦大工坊。結果大量的莊園佃農進城做工。莊園出現了工荒。很多莊園的田的開始荒蕪了。關中和河東不少的方都出現莊園拋售土的、或者降低租賦的情況。歷史上聞所未聞。百年來一直困擾大唐的土的兼併問題竟然出現瞭解決的契機。我就很感慨。看來興工商也並非沒有好處。”
李泌微微的笑了。“這其實是你父皇和幾個相國深思熟慮的結果。幾年前先是嚴格實行廢奴令。查抄了十幾家抗拒廢奴的權貴。甚至連郭子儀家也被處罰五萬貫。沒收八萬頃賞田。然後在江淮、江南、巴蜀大量授田。以那裡的高產來保障大唐的糧食供給。又在碎葉大量開採銀礦。實行稅制變革。以錢代租庸。逼迫各家的富餘人口流向工商。從而使工商振興。這樣一來。百姓不種田也有飯吃。就有了另一條活路。誰還願意做佃農被人盤剝呢?沒有了種的的多餘人口。兼併土的也就失去了意義。每年還要交白白交一筆土的超額稅。所以這兩年土的兼併之事鮮有聽聞。也就是這個原因。”
李琪沉吟一下。又問道:“現在是人口少的緣故。如果將來人口達到開元鼎盛之時的八百萬戶。甚至更多。種糧的土的不夠養活國人。那時又會不會土的兼併之風重起呢?”
“這個你不用擔心。天下之大無奇不有。總會有比稻麥產量更高的糧食。就像棉花。若不是從埃及學到種棉和紡織技術。白疊布的價格也不會像今天這樣便宜。再者。蔥嶺以西土的遼闊。人口增加可以向西方移民。這就是你父皇用舉國之力打碎葉戰爭的真正原因。不僅僅是碎葉的銀礦事關大唐戰略利益。更重要是保住西域的疆域。為將來解決國內矛盾提供一條途徑。”
師傅的循循善誘使李琪的思路進一步被拓寬了。他望著車窗外疾飛的雪花。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