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1部分,重生於康熙末年,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月裡乍暖還寒,大家換下臘月裡的大毛衣服,換了銀鼠、灰鼠這些小毛衣裳。吃食這塊兒,要吃素餡的餃子,年糕,還有蘿蔔絲餅。
進了二月,天氣漸暖,各府的官客與女眷,身上的小毛衣服換下,換上“納綢”或者薄呢子料子的衣服。飲食這塊兒,也挑著鮮嫩的吃。
二月二,龍抬頭,正是講究吃春餅的時候。
韓江氏是南邊人,習慣了江寧菜的清淡,對於京裡這邊的油膩飲食,很是不慣。就算是上了京,她也帶著廚子,實不想虧待了自己個兒的肚子。
如今,舅舅的宅子燒了,自己帶著兩個丫鬟寄居曹府,其他的下人還留在那邊宅子。後罩房因離前面的地方遠,所以沒被大火波及,剩下的下人們便暫時住在那邊。
韓江氏這幾日剛病好,初瑜使人預備的都是清淡的小菜,但是瞧著她仍是沒有胃口的模樣,整個人迅速的瘦了一圈。
說起年齡來,韓江氏比初瑜還要大兩三歲。
兩人雖說過去見過幾面,說的都是買賣與鋪子上的話,沒有什麼私交。
如今住到這邊,韓江氏初還不自在,總覺得權貴之家,怕是奴僕下人也都是趾高氣揚的。
畢竟,在這個世上,從商被視為賤業,就是在地裡刨食兒吃的農民,也比他們的人尊重。
農家子弟,寒窗十年,攻讀聖賢書,還能有出人頭地的機會;商家,卻是根本就沒有資格參加科舉。
雖說手裡不缺錢,但是卻不能抹去別人眼中的輕視。
在江寧城時,她年歲還小,見的外人也少。雖說因韓家與江家族人爭產的事兒,她也受了不少閒氣,但是卻同在京城不一樣。
在京城這一年,韓江氏長了許多見識,原本有些孤傲外露的性子也漸漸收斂,整個人柔和許多。
要說京城與南邊有什麼不同,除了春秋土多沙子多。冬天凍得人寒戰,最讓韓江氏難受的,就是越來越嚴重的清冷。
住在曹家幾天,韓江氏卻是由衷的對初瑜生出幾分羨慕來。
每天看著她早早的起了,去給長輩們請安,而後回到這邊吃了飯。要麼處理家務,要不就哄著閨女,做針線,同韓江氏說兩句閒話。
今兒,她去給公公婆婆請了安後,便又回到梧桐苑這邊,見韓江氏就在東屋待著,也不出來活泛活泛,她便請其到西屋說話。
天慧已經八個月,正是會爬的年紀。
因眼睛看不見,小傢伙雖說手腳不老實,也淘氣不起來。
多數的時候。她都是手腳著地的,待在那裡,仰著小腦袋,嘴裡咿咿呀呀的,像是不敢動地方。
韓江氏坐在地上的椅子上,看了看炕上粉團一樣的天慧,又偷偷的瞧了眼初瑜。
初瑜坐在炕邊,看著女兒,臉上只有歡喜的,歡快的哄道:“寶寶來,到這裡來,這兒裡有好玩兒的。”說著,她拿起手邊放著的小撥浪鼓,左右的搖晃著。
早先,曹顒同初瑜兩個管女兒叫“天慧”的時候有,叫“慧慧”、“慧兒”的時候也有。
待到靜慧與如惠兩個進門,這說話間卻是帶著幾分不方便。
所以說夫妻兩個就改了口,叫“寶寶”了。
“咚咚咚”的撥浪鼓聲響起,天慧仰著的小臉也多了笑模樣,順著鼓聲,試探著往初瑜身邊爬去。
雖說她爬得慢,不比別的孩子活潑,但是初瑜的心裡只有高興的。
待女兒爬到她身邊,她伸手將女兒抱在懷裡,親了一口,道:“真厲害呢,我的好閨女,今兒比前兩天爬得快。”
天慧被親的癢癢,伸出小手去,抓了初瑜的衣服笑。
看著她們母女兩個這般親密模樣,韓江氏心裡嘆息一聲,看著天慧的眼神卻是有些挪不開。
小手小腳,白白嫩嫩的,不哭不鬧的,實是招人稀罕。就是韓江氏這種沒有接觸過孩子的,心裡也是生出喜歡來。
初瑜哄完天慧,才省的怕是怠慢了客人。
她轉過身來,帶著幾分愧疚道:“瞧我,請你過來說話,自己卻是不得空,這一天下來,也不曉得在忙什麼,終是不得閒兒。”
韓江氏還沒等說話,就聽到外屋“蹬蹬”的動靜。
韓江氏驚魂不定,就見門口的簾子微微挑起,鑽進來兩個小男孩兒來,正是天佑與恒生小兄弟倆兒。
韓江氏昨天隨同初瑜去過蘭苑,見過這兩個小小子。曉得其中一個不愛說話的,是曹顒夫婦的養子;一個來喜歡笑的,是曹顒的嫡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