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6部分,重生於康熙末年,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卻得到一個訊息,那就是看著關係“恢復如初”的九阿哥與十四阿哥兩個,並沒有人前表現的那般親密無間。
沒有了八阿哥的輔佐,九阿哥的支撐,十四阿哥的“皇帝夢”越發虛幻。
曹家,西府,蘭院,上房。
李氏同初瑜婆媳兩個正商議去海淀園子避暑之事,眼見天氣越發熱了,李氏就想同丈夫過去海淀園子。
初瑜身為媳婦,想要跟過去侍奉,卻是被李氏勸下。
按照李氏的說法,曹顒每日往衙門當差,要是奔波海淀的話,怪乏的。況且丫鬟婆子一堆,也沒什麼非要媳婦親自侍奉的。
再說,東府曹項已經往將軍府下聘完畢,定了五月初八迎娶。那邊府裡,兆佳氏是指望不上的,李氏想要請她帶著四姐、五兒一道往海淀園子避暑,省得她添亂。
剩下靜惠已經懷孕七個月,身子笨重;素芯只是個小媳婦,料理紅喜事,怕有所不足,還得初瑜這個長嫂幫襯。
因婆婆堅持,初瑜只好留下,婆媳兩個就商定跟去的名單。還是想要按照去年的例,孩子們與先生都過去,這邊府裡只留下曹顒夫妻。
原還擔心天慧,是跟著祖母去園子,還是留在梧桐苑,但是昨兒平郡王府送信,曹佳氏想要接侄女過去小住。
初瑜雖然捨不得,但是體恤大姑姐的喪女之痛,請示過婆婆,又問過女兒的意思的,還是同意了……
第792章 集腋
梧桐苑,小書房。
曹顒已經“挑燈夜戰”了幾日,熬得雙目赤紅,才將一份《大清銀行計劃書》做完。
同後世的銀行一樣,這個銀行的主營業務也是存款、貸款與兌換等業務。因為過去的錢莊存款,需要支援“保管金”,所以往錢莊裡存銀錢的甚少。錢莊主要靠放貸與兌換為生,有的則是承接了八旗餉銀的發放。
曹顒上輩子接觸過《經濟法》與《金融法》,但是兩輩子也沒用上過幾遭,都忘得差不多。
如今,他整理的只是自己所能理解的大概的銀行理論。
不外乎“集腋成裘”,與“規範京城貸款利率”兩條。前者,可以快速聚攏資金;後者則是能有力介入京城借貸市場,甚至能擠兌同行,在業內迅速脫穎而出。
或許因為這兩條,會使得京城不少錢莊貸款生意受損,但是曹顒並不後悔。
按照沿襲的律法,規定借貸利息每月不得過三分,年月雖多,不過一本一利,不得利滾利;還規定“公、侯與四品以上官員家”禁止放貸;禁止因借貸收沒百姓房產、土地。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果然不假。
根據曹顒這些日子調查所知,民間借貸五分利就算少的,有的甚至到八分、十分,而且還是利滾利。因高利貸,傾家蕩產者,不絕於耳。
加上放貸的人家,多是高門顯戶,惡僕刁奴經營,百姓無力償還者,賣兒賣女,並不鮮見。
合上手中的計劃書,曹顒瞧了瞧桌子,或許康熙叫十六阿哥傳話的兩件差事,能夠透過這個,一起完了。
這第一家銀行,是內務府產業;等到這家生意好起來,再有戶部出面,開辦第二家銀行正好。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而後,從京城到各省省份,政府介入的便利性顯而易見。
或許這個過程中,會產生現下未能預見的弊端,但是靠著銀行的資金收攏,暫時緩解國家庫銀的不足,就算是功成。當然,等到這個“大清銀行”站住腳,就要再製定些存款與貸款利率的問題,省得形成惡性迴圈。
這開辦銀行的計劃同韓江氏提過後,就引起了韓江氏的極大興趣。重歸祖業,對她來說,也有莫大的吸引力。
沒有回揚州,選擇留在京城,也是因為她不願做個養在內宅的尋常女子。這一生,為女以不得,為妻失機緣。如今,除了為人母,教養蕙兒,她也想做點兒事。
次日,曹顒請韓江氏過府,商議此事。
沒想到,不管是一成的股份,還是半成的股份,韓江氏都不願沾手。
她是這樣說的:“股份分紅,有利有弊,又與內務府相關,不敢與今上分利。”
連曹顒,以和碩額駙的身份,在皇子與親王面前,都退避三舍,不願分利;她不過一民女,如何敢不自量力。
追逐利潤,是商人的本性。
聽到韓江氏主動放棄這些股份,曹顒有些意外的望向她。原本他還擔心韓江氏計較,想勸韓江氏退一步,接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