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1部分,重生於康熙末年,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說有青海臺吉投了準格爾,卻都是軍中傳言,並沒有實證。”戴錦說道。
四阿哥沉默半晌道:“你怎麼看?皇阿瑪會如老十四的願麼?”
戴錦稍加思量,道:“西北情況糜爛如此,已經從新疆波及青海、西藏,若是朝廷不出兵,等準格爾在西藏立穩腳,就越發難以剿滅。現下,指定會派大軍出兵西北。若是想要趕在明年春發病,大軍今年秋冬就要發往西北。諸位皇子中,能領兵出征之人,也就只有十四阿哥。”
“可憐十三弟。”四阿哥嘆息一聲,臉上露出幾分悵然之色。
戴錦是他心腹,自然是曉得,這聲嘆息,也是主子身有所感。最近個把月,宮裡的德妃與十四阿哥都比過去待這邊“親熱”幾分。
身為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四阿哥還是舉長,但是在德妃與十四阿哥眼中,只是當利用能利用之人,怎不令人心寒?
曹家這邊,曹寅的訊息,比別人靈通了些。早在會試主考沒有宣佈前,曹寅就忙了起來。
因初九就要下場,初七這日,他使人去海淀園子接了曹項兄弟回來。原本也使管事說了請錢陳群過來的,但是錢陳群因已經辭館,不好來此,帶著書童去嘉興會館了。
曹項兄弟,一人一份,是兩位主考官的履歷,還有他們兩人的文章。難得的是,還有他們早年應試的策論,以及對門人學生文章的點評。
厚厚的一本,足有兩寸高。
一日的功夫,怎麼能準備這些?還是曹寅有心,將幾位有資格擔當主考官的京堂資料都預備了一份,才能這麼便宜。
這也是科舉慣例,揣摩兩位主考官的喜好,避開他們禁忌之處。當然,能有條件如此的,都是高門大戶出來計程車子,寒門舉子,就算有這個心,也無處專營。市井之中,幾兩銀子一份販賣的那些,多是投機者杜撰,沒有幾句是貼實的。
曹項在河南府做了一年訓導,雖然被知府指派過幾個月的監稅差事,但是其他時間還是打理地方學政。
那些秀才,也揣摩過他這位“老師”的文章。
從今年會試主考官圈定,至今不過數日功夫,大伯就預備下這些。曹項拿著手中厚厚的冊子,只覺得胸口發熱,低聲道:“太醫早就吩咐,大伯的身子宜靜養,大伯卻是為了侄兒們操心。”
曹釧潯炔芟鈽∫凰輳�呤腔�椋�蠶�醚矍罷飧鏊閌怯κ緣謀Ρ礎2還��黃�喑希�詞橋巫拋約焊齠�蟛�】抵�俚摹�
他撂下這冊子,拉了曹寅袖子,道:“大伯也說了,讓侄兒們只當暖場,為何還要熬著身子為侄子們弄這些?大伯的愛護之心,侄兒們固然感激。但是累著大伯,不是讓侄兒們成了不孝之人?”
曹寅拍了拍他的手,笑道:“我能為你們做的,只有這些。並不是說這做文章要取巧兒,只是凡事都有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既然要試,就要由著科舉的規矩,對你們就算沒有進益,也不會有壞處。”
曹罨掛�偎擔�芤�丫�迤鵒忱矗�潰骸罷庖裁患溉盞墓Ψ蛄耍�忝橇礁穌餳溉找�骼淼骼砩磣櫻�急贛κ浴4蟛�磺竽忝搶鷯閽玖�牛�幌M�忝悄芄環⒒尤緋#�灰�映 2還苤杏氬恢校��米約旱乃�劍�退忝揮邪自け噶蘇廡┤兆印!�
曹羆�芤�噯藎�滔賂觳玻�駒誆芟釕肀擼�故痔�恕�
伯侄正說著話,就聽到外頭傳來腳步聲,隨後有小廝道:“老爺,大爺回來了。”
“顒兒進來,你兩個小兄弟回來了。”曹寅揚聲道。
曹顒也是聽門房說曹項兄弟來了,才直接到書房。從上個月他們兄弟去海淀讀書,這已經過去月餘,兄弟幾人少不得大禮相見。
曹顒身為兄長,少不得過問幾句二人功課。
雖說他沒有經歷科舉,但是一筆好字出自書法大家,打小家學裡的先生也是將曹顒的聰敏讚了又讚的,所以曹項兄弟兩個對於堂兄過問功課,也恭敬答了,絲毫不敢有抱怨輕視之心。
寒暄完畢,曹寅打發他們先回東府。
屋子裡只剩下曹寅父子二人,曹寅從抽屜裡拿出一個冊子,遞給曹顒。
曹顒曉得父親近些日子預備這“應試寶典”,剛才也見曹項兄弟手中拿了。既然他們都有了,那手中這份自然是給別人的。與曹家有關係的應試之人,只有曹家的前西席錢陳群。
“錢陳群有大儒之風,總有出頭之日。只是性子淡薄些,少了功利之心,要不然定能封閣拜相。不過,以其大才,即便不能為閣臣,也能以文章立世。”曹寅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