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6部分,重生於康熙末年,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一會兒,他才反應過來,是屋子裡空了不少的緣故。百寶格上,擺放的一些物件已經收起來了。
待回到梧桐苑,他問起初瑜來,答案卻是頗為意外。
“怕摔了?”曹顒用手比劃了一下,道:“那百寶格四、五尺高,四姐兒與五兒兩個才多大,哪裡夠得著?再說,她們兩個都不是愛淘氣的,怎麼會想起怕摔東西。”
初瑜遲疑了一下,道:“那些玉石擺件都讓二太太使人收起來了,又打發人來,說想要去庫房裡尋些結實的擺呢,省得雪洞似的不好看!”
曹顒這才聽明白其中之意,想著兆佳氏動這樣的小心眼,著實好笑,問道:“二太太是越來越沒意思了,你是怎麼回的她?”
初瑜道:“因怕開了這個頭兒,後面的不好應對,便說庫裡的東西都是有數的。二太太要是想換擺件的話,過兩日打發人去芍院先清點。然後歸庫後,再由著二太太來尋可用的物什。二太太聽了,便歇了動靜,再也不提此事了!”
曹顒聽了,不由笑著點頭:“這樣最好,不能慣著她,但畢竟是長輩,要看在小二他們面子上,還不能太硬了,這般尺度最好!”
初瑜聽曹顒贊她,抿嘴一笑,摸了摸自己的肚子,道:“額駙,孩子今兒動了……”
第391章 營生
什剎海,李家別院,前廳。
楊瑞雪手裡拿著賬簿,聽銀樓掌櫃的報賬。因銀樓頭年裡進的一些子頭面首飾,結果後來都沒賣出去,壓了許多銀錢在裡頭,這賬面兒上的資金有些不足,所以掌櫃的來尋楊瑞雪。
雖說楊瑞雪在江寧時並不曾管帳,但是畢竟商賈出身,對這些也都是打小兒就熟的。
看著賬簿上一排的“雙花石榴簪”、“如意牡丹簪”、“執蓮童子簪”、“壽字團鶴簪”、“喜鵲登梅簪”,楊瑞雪不由嘆息一聲,心裡頭卻已瞭然。
這喜歡首飾,願意逛銀樓的,多是大姑娘、小媳婦兒,這些樣式卻是太老舊了。就是她的首飾中,雖也有這些的簪子,卻多是外祖母留給母親的陪嫁之物。
這個掌櫃的,怕不是個做銀樓生意的內行。
因銀樓是李煦給的,這掌櫃的也是李家使人請的,楊瑞雪也不好說什麼。只是如今不同往日,往日她不過當銀樓是個消遣,沒事去轉轉,權當散心。
如今,楊瑞雪卻是拿銀樓當個營生待的。她已經說動伊都立使人南下接她母親與女兒去了,到時候一家人團聚,就在京裡好好過日子。
來京城將近一年,楊瑞雪是瞧出來了。那些所謂的官老爺實沒什麼可畏懼的,就是前門大街,穿著破舊的補服,去豬肉槓裡賒上半斤的豬肉的比比皆是。
錢才是實在東西。伊都立不敢看輕她,還不是因為她家資富足,自己能養活了自己,不用仰人鼻息。相反的,伊都立雖說有爵有官,家裡也有祖上的莊子,但是每個月能開銷的銀錢卻是有數的,還不若楊瑞雪這邊寬裕。
李煦是個大方之人,這個銀樓只是為了哄楊瑞雪開心置辦的。就是在離京之前。李煦還曾特意使人接楊瑞雪過府,住了一晚。
比起李鼎的薄倖,李煦倒是多情多了。不曉得是小別勝新婚,還是情之所動,李煦倒是有些老當益壯、老而彌堅之意,將楊瑞雪揉把得熨熨帖帖,險些魂飛魄散。
床笫之間,貼面吻頸,少不得竊竊私語。其中說了什麼,卻只有楊瑞雪曉得……
那掌櫃的聽到東家嘆了口氣後就不吱聲,有些忐忑,抬頭細看。卻是見她粉面含春,雙眼有情,坐在那裡不曉得想什麼。
這掌櫃的雖說年過不惑,家裡的兒女也有楊瑞雪這般大的。但是見她這般風情,仍是忍不住直了眼。
待楊瑞雪從沉思中省過來,便見掌櫃的這般痴痴呆呆的模樣,不由的皺起眉來,冷哼一聲。
那掌櫃的才反應過來失態,忙低眉順目耷拉了腦袋。
楊瑞雪是見慣了男人好色失態的模樣,心裡也不很惱。她放下賬簿,摸了下頭上戴著的宮花,心下一動,對那掌櫃的道:“你先回去,春天的貨先別緊著上,我思量兩日,看看有什麼其他章程沒有。”
那掌櫃的忙應下,小心翼翼的上前取了賬簿,退了下去。
楊瑞雪從頭上摘下宮花,又從手腕上褪下一串珠子。
說起時興首飾來,都是由宮裡傳下來的。要是能早早得了宮裡新制的宮花樣子。那要是尋幾個手巧的婦人日夜做起來,不是比什麼都好。
還有就是珠子,她家的珠場雖說如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