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4部分,重生於康熙末年,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日子。

早起,兆佳氏便帶著兒子、女兒,將曹荃的靈主,從芍院內堂移到祠堂去安置,少不得又是一番焚香叩拜。

而後,眾人換下孝衣,穿了新制的衣服,這孝期就算是過去。

親戚朋友陸續都來了,初瑜陪著兆佳氏招待內眷,曹顒則帶著曹頌兄弟,在前院接待男客。

這“除服”的習俗什麼樣的都有,有請道士做水路道場的,有請戲班子來府裡唱大戲的,但是有一樣卻是少不得,那就是擺席吃酒。

過去人講究,白喜事要比紅喜事隆重。這“除服”也是大日子,不只是近親,有點交情的人家,都要過來送禮吃酒。其中,就包括內務府郎中馬連道的媳婦田佳氏。

田佳氏的二閨女今年十六,也到了說人家的年紀。因是包衣人家,她閨女原是應參加內務府每年一次的“小選”。但是田佳氏心疼閨女,怎麼捨得送到宮裡當宮女侍候人去。所以,早早的託了人,落選下來,算是免了差事。

對於曹家這幾個兄弟,田佳氏可是早就使人仔細打聽了,曉得都沒有做親,心裡就有些想法。

這在兆佳氏面前,田佳氏少不得奉承兩句,話裡話外的露出那麼點意思來。

兆佳氏見有人主動結親,心裡暗暗歡喜。她有些後悔為何當初在嫂子面前那般死皮賴臉,好像就如慧好似的,使得她嫂子架子端得足足的。

不過,馬家是包衣,這點兆佳氏卻是看不上。想起兒子所說的滿洲大戶,她不免又是一番嘀咕,到底是誰家的……

第442章 “補藥”

已經“除服”,兆佳氏卻沒有開口提親事,這使得侍郎夫人吳雅氏有些疑惑。但是這也不是上趕著的事兒,沒有女方主動求配的道理,因此她自然也不會開口。

不想,這到了中秋前後,許是天氣轉涼的緣故,如慧的宿疾又犯了,卻比往年要嚴重得多。

如慧是哮喘之症,以前發過兩次病,每次不過三四日便好了,這次看著卻是不大好。目漲睛出,唇甲青紫,面色蒼白,渾身汗流不止。

因怕耽擱女兒的親事,如慧有哮喘之疾,吳雅氏始終對外瞞著,就是本家親戚也不例外。原想趁著年歲小,好生調理兩年,能夠好些,沒想到如今卻是漸重。

這延醫問藥,慌忙之間,侍郎府這邊也顧不得許多,事情就這麼傳了開來。

待兆佳氏聽說侄女兒有宿疾,不禁訝然出聲,不曉得該不該埋怨哥哥嫂子瞞著,暗自慶幸沒有早點兒將兩家的親事定下來。

自進了八月,曹顒便去太僕寺衙門當差了。因漢卿在六月底往熱河換他回來,這兩個月衙門只有伊都立一個,忙些是真的,整日裡尋由子去外宅也是真的,

上次曹顒“通風報信”的人情,伊都立甚是感激,這天正好衙門裡不忙,便特意請曹顒到酒樓吃酒道謝。

這席間說起話來,他心中未嘗沒有埋怨。

依著伊都立的心思,原是想接楊瑞雪母女回府的。畢竟這兩下里住著,顧得這邊顧不得那邊,他折過來翻過去的也怪累的。

但是每次提起,楊瑞雪只有哭訴的,只道是小戶人家出身,畏懼府裡的規矩,實不敢應承。

楊瑞雪雖為女子,但是自己守著兩家店,平日裡開銷並不指著伊都立。有的時候,她還使銀錢買了上等的衣服料子什麼的,給伊都立裁衣裳。

伊都立只覺得自己像個上門姑爺,說話底氣也不甚足。加上實是對楊瑞雪生出幾分真情來,不願違她的意。成親後,他勤著“播種”,指望楊瑞雪早點懷孕,等有了孩子,也好理直氣壯接她回府去。

沒想到,這大半年過去了,楊瑞雪的肚子還是沒有動靜。伊都立說起這個,不由有些沮喪,說起來也犯了嘀咕:“莫非我老了不成?還是,尋些門路,弄點兒補精的方子?”

這些,都是伊都立的家事。曹顒實沒興趣聽,但是被他拉過來,也不好馬上就走。

聽到伊都立為孩子的事煩惱,曹顒想起天慧滿月時,姐姐私下裡同自己個兒說的話,初瑜因生產傷身,怕是難以再懷孕。

曹佳氏說起時,還帶著幾分懊惱。曹顒聽了,心下也不是滋味兒,卻不是因自己的緣故,而是擔心初瑜往後曉得了難受。

在曹顒心中,有了天佑同天慧,還有養子恒生,侄子左成、左住兄弟,這府裡的孩子已經夠了。

其實,他還隱約有些慶幸,就算初瑜能懷孕,曹顒也不敢再冒險讓她再生孩子。

伊都立還等著曹顒給提些建議,見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