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3部分,重生於康熙末年,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出聲,道:“智然!”
不是智然,還能是哪個?他笑吟吟合十,俯首道:“阿彌陀佛,曹施主別來無恙?”
真真是不勝歡喜,說起在江寧的少年之交,除了寧春、永慶同馬俊外,就是這個與曹顒同齡的智然小和尚了。
兩人最後一次見面,是在康熙四十九年春智然正式受戒之時,算起來已經四、五年不得見。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曹顒的心中也添了幾分歡喜,開口問道:“你怎麼出來了?不是說你師伯要傳你衣缽,讓你繼任清涼寺主持麼?”
這站在院子裡,卻是不是說話的時候。
智然看了眼旁邊站著的曹寅等人,笑著對曹顒道:“說來話長,還是請曹老施主等人先進了屋子吧,稍後小僧再說與曹施主。”說著,請曹寅等人先進屋子。
曹寅見他要避女眷,擺擺手道:“小和尚,你是方外人,不論這些的,還是一道進來,一會兒好說話。”
智然見曹寅如此說,便合十應了,隨著曹家眾人進了屋子。
這邊是先前已經使人預備好的屋子,早已燒足了火炕,一進屋子,就覺得熱乎不少。
李氏已經先進來,站在炕前,看著跟著丈夫進來的兒子,眼淚已經是止不住。
曹顒見她淚眼婆娑,滿目慈愛,心裡也是酸澀,上前大禮相見:“母親……兒給母親請安了……”
見曹顒跪在眼跟前,李氏哪裡忍得住,也顧不得媳婦侄子在側,上前伸出手去,將兒子的頭攬在懷裡,哽咽著說道:“老天有眼,我總算是盼到了這一天……”說到最後,已經是哭泣出聲。
初瑜站在一邊,手中牽著天佑,見婆母如此,眼睛也溼了,忙側過身子,想要拭淚。目光所及,剛好瞧見曹碩兄弟旁邊跟著個年輕和尚。
初瑜不由一愣,剛想著不曉得是何人,竟然直接進內堂,卻又覺得有些不對。
這和尚看起來,怎麼有幾分面善,眉目之間甚是讓人覺得熟稔?
初瑜心裡雖說覺得怪異,但是也不好當眾盯著個年輕和尚使勁看,便扭頭看婆母同丈夫。
曹顒被李氏攬進懷裡,聽到李氏的飲泣聲,面上也有幾分動容。
雖說自幼同李氏相處的功夫不長,但是曹顒卻能深深的感覺到她毫不保留的母愛。在她心中,丈夫同兒女就是她的天一般,其中對兒子的牽掛最深。
天佑原在初瑜手中,還帶著幾分拘謹,站在旁邊老老實實的。見李氏如此難過,他卻是受不了了,掙開母親的手,往前跑了兩步,攥了李氏的衣襟,帶著哭腔道:“祖母……”
聽了孫兒的叫喚,李氏才醒過神來,放開兒子,擦了擦眼淚,低頭對天佑道:“還不快叫人,這是你父親!”
說也奇怪,方才見初瑜時,天佑乖乖的聽了祖母的吩咐喊人;現下見到曹顒,他卻攥了李氏的衣襟,不肯上前。
李氏低下頭,往前推天佑,哄道:“快去喊‘父親’啊,你不是還唸叨想要什麼好玩兒的麼?”
天佑咬了咬嘴唇,看了眼曹顒,又看了眼李氏,小臉堆著一團,小聲道:“害祖母哭了,壞人……”
第469章 天倫(上)
天佑被祖父、祖母帶出京時,不過六、七個月,還是襁褓中的嬰兒,如今再次出現在曹顒面前,已經是滿的跑了。
“父親”也好,“爹爹”也罷,還沒叫上,這“壞人”的名號卻是要揹負了。
曹顒不由的哭笑不得,蹲下身子,摸了摸天佑的頭,道:“天佑!”
天佑被摸的發怔,半晌揚起頭來,看著李氏,臉上有些小迷糊。李氏已經擦拭了眼淚,好生哄道:“這一路上,怎麼教你的?快喊父親。”
天佑聽祖母說了,這才不情不願的喚了一聲:“父親。”
到底是骨肉連心,曹顒聽了,只覺得如天籟之音,眼前這個丁點兒大的小人兒,是他血脈的延續?
這倒不是他偏心,忘了家裡的恒生同天慧兩個。
而是天慧是女兒,是用來疼惜的,而不是用來殷殷期盼的。恒生身世坎坷,曹顒對其,也是憐惜照拂要多些。
對於天佑,則有些自己生命延續的感覺了。
心中,竟然自然而然的生出一種望子成龍之心。就彷彿中國傳統的父親,對兒子道,我這輩子不行了,你要好生有出息。
心裡想著,曹顒便伸出手去,想要將兒子拉過來抱抱。
天佑避閃得到快,小身子一扭,泥鰍似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