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8部分,重生於康熙末年,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是時間未到。
曹家出身不高,但是卻是隔三岔五的出“新鮮事”,時常引得京裡權貴側目。要是曹顒現下真投到四阿哥門下,那卻是對四阿哥有害無益。
再說,距離康熙六十一年,還有七年,巴結雍正固然重要,卻也不能得罪了康熙。
趁著有客人過來,曹顒同四阿哥與雅爾江阿別過,出了王府,往宮城去。
不遠處,十四阿哥騎在馬上,看著曹顒的背影,又看了看王府的鎏金牌匾,忍不住皺眉,心裡咒罵道:真是個養不熟的白眼狼……
曹府,梧桐苑。
因李氏的蘭院休養,女客們便都被請到這邊招待。
換做往常的日子,高太君還能閉門不出,今兒卻是給女兒過生辰,老太太也換了新衣服出來見客。
曹碩“病故”,靜惠作為嫂子,要服五個月的“小功”,上個月已經是滿孝。所以,今兒這種日子,她便也陪著婆婆過來。
兆佳氏忙著同幾位女客說話,靜惠卻是跟在嫂子後邊,往來接待賀客。
高太君雖是李氏之母,身上卻沒有誥命。她又穿著漢服,來客來應付了兩句後,就不曉得與老太太說啥好了,多是轉過身子,卻同兆佳氏說話。
也不是成心怠慢,實是這些日子李氏的身世差不多都被眾人給“核實”了。大長公主之女,皇上嫡親表妹,養在民間。
她們心裡,只當高太君是大長公主身邊的丫頭或者包衣人,自是少了恭敬。
高太君坐了一會兒,覺得無趣,便往蘭院看李氏去了。
兆佳氏看著老太太走了,卻是嘖嘖兩聲,頗為感觸。
到了中午,曹頌當值回來,直接來西府這邊幫襯。
兆佳氏得了訊息,見兒子、媳婦都為李氏壽辰的事忙著,曹顒這個正經兒子卻是不見影子,心裡就有些憤憤。
惱歸惱,她卻是愛面子,不願別人看出曹家長房與二房有什麼不妥當來,面上仍是帶著笑,只在心裡腹誹不已……
內務府,是為皇帝與皇族服務的衙門,辦公的點就設定在西華門內,右翼門之西。內務府總管卻是無定額,有的時候是一人,有的時候是幾人。
除了總理內務府大臣,下邊的七司三院還經常設定兼管大臣。
如今,掛著總理內務府大臣銜兒的,除了曹顒,還有大學士馬齊。
今兒,馬齊卻是不在,聖駕移駐暢春園,想來他在御前聽命。這邊只有個坐堂郎中與兩個堂主事當值。
他們卻是還沒得到訊息,但是對於多了位上官也沒啥驚奇的,這總管本就無定額,最多的時候五、六位也是有的。
曹顒是上官,不過是來先走過過場,隨後就出宮回府。
到了衚衕口,曹顒就見前面路邊停了幾匹馬,馬背上卻是熟人。
那頂著張麻子臉,咧著嘴傻笑的,正式曹顒曾留意關注過的徐州李衛。
“曹爺,等你許久了!”李衛見了曹顒,翻身下來,大踏步走了過來。他身後,跟著一個三十來歲的漢子,卻是身材高大,頗有武人之風。
對於性子豁達豪爽的李衛,曹顒也頗為投緣,下了馬,抱拳道:“許久未見,又玠兄別來無恙……”
第578章 幕友(下)
“求幕?又玠兄……”聽李衛說了大致來意,曹顒帶著幾分不解,看了他兩眼,心裡卻是納罕不已。
俗話說得好,“無幕不成衙”。
“幕”,就是指幕僚與幕友,是官府中那些沒有佐官之名而有佐政之實的師爺們。
有的說法,涉及到軍務的師爺,在州府以上衙門坐衙的稱為“幕僚”;充作筆吏,辦理行政司法方面事務的叫“幕友”。
這個時候的人,認定“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講究“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認為科舉出仕是正途。
但是有的人卻是運氣不好,學問也研究得透透的,從少年考到鬍子白了,仍是名落孫山,無緣仕途。
師爺的來源,就是這樣落第不舉的讀書人。
李衛性子豪爽,使人容易生出親近之心不假,但是其學問卻是不敢恭維的。不謀官,而求幕,難怪曹顒納罕。
李衛見曹顒疑惑,忙擺擺手,道:“曹爺誤會了,小子哪有那麼厚的麵皮,為自己求幕,是為了這位兄弟。”說著,才想到還未給兩人對介紹,先對曹顒道:“曹爺,這位是小子的故交好友,蔣堅蔣非磷,江西鉛山人氏,遊幕多年,前些日子來的京城,頗為羨慕京城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