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1部分,重生於康熙末年,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見曹寅動筷子,其他人才拿起筷子,開始吃飯……
或許是新奇,或許是下晌在菜棚子玩累了,幾個小傢伙筷子飛快,吃得甚是香甜……
遇到不認識的菜餚,他們就撂下筷子,小聲發問,待曉得名字後,亦是滿心好奇,想知道暖房裡有沒有。
曹寅見幾個小傢伙越來越鬧,原想“咳”一句,讓他們安靜安靜。不過,見曹顒一會解說這個,一會兒回答那個,父子眾人其樂融融的模樣,曹寅露出淡笑,沒有說話……
西屋,女眷這邊。
李氏、初瑜婆媳,都是宅門裡長大,對於這些山野村食,也多是初次相見。田氏與憐秋姊妹早年在外頭生活過,多是認識的。
遇到她們婆媳相問之處,少不得田氏等人也一一解說。七娘與妞妞也在坐,妞妞聽得津津有味,七娘則是在田氏與憐秋姊妹不認識的,做了補充。
紫晶原在下首侍立,為眾人佈菜。
李氏叫她坐,她連道“不敢”,仍是站著侍候。李氏實是沒法子,就命她下去自用。
現下,看這些吃食,預備得甚是有心,味道也極為可口,葷素相宜,有兩道是李氏、曹寅平素喜歡吃的。
李氏忍不住對初瑜誇道:“紫晶真是不錯。不管她打理什麼,都能讓人省心。到底是老太太調教出來的,既能幹又貼心。”
初瑜點點頭,道:“是啊,太太。除了老爺太太,這麼疼額駙與媳婦的就只有紫晶姑娘了。”
這話裡對紫晶的推崇不是一二,已是將之當成長輩般,李氏心裡雖曉得紫晶人好,但仍忍不住有些吃味。
就算再能幹忠心,也不能就拘在府裡當老姑娘。
既是老太君臨死前,將這個丫頭給了曹顒。那看在老太君面上,曹顒也得給紫晶好生安置才是。
紫晶看著雖年輕,但是算算歲數,也是三十來歲的人。
現下想說親,尋個鰥夫做續絃,也不是難事。畢竟紫晶長得體面,為人行事又可親,曹家再給置辦一份嫁妝,也能風風光光的出門子、做奶奶。
想到這裡,李氏不由生出做媒的心思。
只是飯桌上,有七娘與妞妞兩個孩子在,不合適說這個,所以她就低下頭,喝了兩口湯,心裡已經開始琢磨,待會兒得空,好好與媳婦商量商量……
此刻,紫晶並沒有回屋子,而是被人請到前院。
“姑娘,今年那四頃地的租子,租子攏共收了一百八十三石糧食。雖說咱們這邊是井地,但是天旱得厲害,收成不如往年,只有七成成色,所以比往年的少些。已經尊姑娘的吩咐,舍了一百二十石。剛好城北有幾家處寺院準備臘八開始施粥,就每處舍了三十石。還剩下的六十三石,是繼續往寺廟舍,還是留在倉中,還要請姑娘拿個主意。”何茂財道。
紫晶早已絕了婚嫁之心,所以很少在銀錢上留心。曹顒贈她這四頃地,每年收成有二百來兩銀子。她的月份銀子,是公中領一份,初瑜拿自己的私房貼一份,每個月四兩銀子。再加上逢年過節蘭院與梧桐苑的賞,一年到頭也有小一百兩銀子。
這些銀子,紫晶不是貼補在天佑、恒生兩個身上,就是使人往各處寺裡捐了,並沒有做積蓄。
“聽說現下有的寺廟也不像話,將外頭捐的米扣下,還有私下變賣的。只望這幾處寺廟能好些,只要有一半米進了貧苦百姓的口中,就不枉我這番心意。”紫晶摸了摸左碗的一串菩提子念珠,說道。
“是啊,小老兒也擔心這個,專程使人打聽了,挑得還是主持口碑好的幾家。要是再有弊端,也是別無他法。”何茂財嘆了口氣,道:“剩下的糧食,若是姑娘不願變賣換銀錢,還想繼續舍話,小老兒倒是有個愚見。”
紫晶雖沒有更衣剃髮,但是早就開始吃素,心裡已經歸了佛門。只是感念曹家恩德,眼下又需要照看天佑與恒生起居,所以才沒有遁入空門。她心腸慈悲,想著盡一己之力,做些善事。
聽何茂財說有主意,紫晶忙道:“老管事既是有主意,請說便是。我整日裡在內宅,就算有心,到底眼界窄,心有餘而力不足,哪裡趕得上老管家見多識廣?”
人都愛聽好話,即便何茂財活了大半輩子,仍是如此。
聽了紫晶的話,他心裡甚是舒坦,笑呵呵的說道:“不敢當姑娘的誇,只是不敢糟蹋姑娘善心,使人仔細打聽了。進今年春夏大旱,入冬以來,又連下了幾場雪。京畿各州縣怕凍死百姓,本月初一開始,就在各州縣設了粥棚,各個鄉里,也有民捐。依小老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