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6部分,重生於康熙末年,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算是對曹顒,也不過是平平。

像眼前這個管事這般恭敬的,還真沒有幾個?

難道,保泰還真想認外甥不成?巴巴的使人大張其鼓的送禮。

曹顒心裡想著,伸手將那管事請到客廳吃茶。馬車裡,是來給李氏上壽的婆子,直接趕到二門,進了內宅說話。

這管事除了吃茶,就是偷偷的打量曹顒。不是有那句老話麼?叫外甥像舅舅。

老王爺六子七女,如今在世的除了繼承王位的三子保泰,就只有五格格、六格格兩人。偏生這兩個格格又都嫁到蒙古去了,對孃家也不能提供助力。

李氏雖說不是實封的公主、郡主,但是有個郡王女婿、郡主媳婦,又有宮裡太后的青睞。

就算不能明著認親,但終究是自家骨肉。因此,保泰與福晉商議後,便預備了壽禮,使人送過來,其中不無試探之意。

曹顒被看得有些不自在,裕親王保泰他是見過的,比他大十多歲,算是王公中比較謙和的人物。饒是如此,曹顒也沒興趣去認舅舅。

什麼是陰私?

要是李氏的身份能見天日,何必又是“如意”,又是“恩蔭”子弟,早就封賞下來,上了皇家玉牒。

就是如此,裕親王府還想著認親,那可真是有些愚蠢了。

內宅,蘭院。

李氏坐在炕邊上,叫丫鬟給王府過來的兩位嬤嬤上茶。

這一晌午功夫,她這邊已是招待了好幾夥客人。有些王府還好,之前就有些走動,能說上一句兩句;有些王公府邸,同曹家早前並沒有人情往來。

越是生疏的,越不好招待。

既不可失了禮數,是人覺得怠慢;又不好莫名親近,有了諂媚嫌疑。

還好有初瑜在旁,見婆婆不愛說話,就代了說幾句,將場面圓過去。

這裕親王府來人,與別的王公府邸來人不同。連初瑜心裡,也是有幾分猜測,以為婆婆許是已故老王爺的遺珠。

這來上壽的嬤嬤,除了送壽禮外,也是得了保泰與福晉的交代,來看看李氏的。

因平郡王福晉是美人,額駙曹顒也向來是被人贊容貌好的,所以早就想著李氏應是美人。見了面後,除了覺得白皙些,瞅著年輕些,容貌並不十分出挑。

只是那份從容大氣,同尋常貴婦不同,端的是有幾分皇家風範,

兩位嬤嬤心裡嘆著,面上越發恭敬,說了好些吉祥話。

李氏這邊笑著聽了,初瑜這邊已是叫人預備了銀封,送與兩位嬤嬤。

待將兩位嬤嬤送走,李氏才鬆了口氣,對初瑜道:“說好了不張羅的,倒是比往年還愁人。明兒又不吃席,這些送禮的人家,難道還要我一一去回禮不成?”

初瑜勸道:“太太多慮了,眼看就要年底,只需年禮時豐厚些,就是了。”

李氏撫著額頭道:“這樣也好,要不然的話,我可跑不起。”

初瑜心裡暗道,別說跑不起,就算去了別人家,又當如何見禮呢?以下對上,不妥當;平禮也不妥當,哪裡有幾個敢受的?

“對了,福晉與大姑娘、三姑娘都說了明兒要回來的。王府那邊還好,王爺同福晉回來,不用使馬車接。孫家與國公府那邊,還得預備馬車,明兒早點過去接。”李氏想到女兒們與侄女都要家來,臉上也帶了笑意。

“已經吩咐下去,使人預備了。”初瑜回道。

婆媳兩個正說著話,就聽著廊下有丫鬟道:“太太,奶奶,二太太、二奶奶到了。”

李氏想起兆佳氏笑話長生抓周之事,悶悶的,對初瑜抱怨道:“瞧瞧,準是又來損我了。都說老小孩,小小孩,這話果然說得不假。”

李氏卻是猜錯了,兆佳氏原是想要過來炫耀炫耀昨日下定之事的體面,沒想到了西府正碰上裕王府的馬車離去。

最近一個月,李氏得賜“如意”後,各種皇家秘辛滿天飛。但是因兆佳氏入冬後,有些身子不舒坦,不愛出門,所以並不知曉。

兆佳氏只以為是李氏是借了丈夫兒子的光,才掙得誥命身份,有今日的體面,心裡少不得嫉妒幾分。

聽說曹潁與曹頤明兒都回來,兆佳氏的神色就有些僵硬。她比李氏大幾個月,過生辰時也沒有操辦,兩個女兒不過是使人送壽禮回孃家罷了,人並沒有露面。

好麼?母親過壽,都不能歸寧;伯母過壽,卻都要回孃家。

都是自家骨肉,竟然還能這般勢利。

她只覺得一口氣喘不上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