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1部分,重生於康熙末年,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按照八旗佐領數目,每佐領下添馬十七匹。駱駝數量有限,沒有辦法發到各旗佐領下,就由八旗餵養。

佐領,是滿文牛錄章京的漢稱。牛錄,是八旗的基本戶口軍事編制單位,早在努爾哈赤時定三百丁為一牛錄。

駐京八旗,佐領的官職位於參領下;駐防八旗,則是位於協領下,都是正四品,多為世襲,平時掌管戶籍、兵籍、訴訟諸事,戰時則是領兵官。

曹家從曹顒曾祖開始,就有包衣佐領的世職,後傳給曹顒祖父曹璽,再後傳給曹寅。

康熙四十八年,曹家從正白旗包衣抬旗到正白旗上,早先的世職便收歸內務府。

滿洲旗這邊,佐領都是世襲,即便是在職者犯了過失,革職,也由兄弟族人補上。曹家想要介入,也不是容易事兒。

佐領世職之事,就這樣拖了下來。

直到曹寅上京,康熙才使人從正白旗滋生人口中抽調出三百丁,單獨為一牛錄,由曹寅擔任了佐領。

曹顒忙完這些數目字,想起十三阿哥昨日的堅決,心中也有些擔心。十四阿哥與訥爾蘇等人,提起這在歸化城待命的將軍費揚固,都是滿臉豔羨。

雖說讀音差不多,但是這位費揚固,並不是康熙朝威名遠播的那個撫遠大將軍,也不是曾任過內大臣的那個費揚古。

那兩位費揚古,前者姓董鄂,是三等伯鄂碩子,順治寵妃董鄂氏幼弟,康熙四十年病故;後者姓烏拉那拉,四阿哥的老丈人,康熙三十七年去世。

這次奉命帶領右衛八旗與蒙古兵援馳哈密的費揚固,是宗室,早年為閒散宗室,康熙五十一年封為輔國公。

早年任護軍都統,在平定噶爾丹時,他曾為軍事參贊,隨同撫遠大將軍費揚古征戰。

換作是其他人還好,一個黃帶子國公,這般受到器重,獨領一軍,怎麼不使得十四阿哥與訥爾蘇這些熱衷於兵事的顯貴眼熱?

不曉得從何處得來的風聲,道是康熙還要從東北調八旗兵,充當第三路軍。

這也不算是無稽之談,早年噶爾丹叛亂時,今上御駕親政,除了親率的中路軍外,就是還有黑龍江將軍東路出兵,費揚古西路出兵,三路出師。

這樣一來,十四阿哥與訥爾蘇等人都坐不住了,都寫了請戰的摺子,往暢春園去了。

之前在曹顒的勸說下,訥爾蘇不著痕跡的疏遠了十四阿哥。這如今因戰事的緣故,兩人同進同出,關係看著倒是比過去還要親厚幾分。

曹顒看著眼裡,心裡也暗自著急。

不過衙門裡人多眼扎,也不是能說話的地方,看來還要往平郡王府走一遭。

要是被歸成了“十四黨”,那卻是要吃半輩子的苦頭。

曹顒記得十四阿哥與宗室諸王諸阿哥,都是平定西藏之亂時出征的,這次卻不曉得康熙會如何安排。

不過,指定不是十三阿哥就是,否則的話十三阿哥也不會沉寂到四阿哥上臺。

曹顒料得不錯,康熙卻是不能體恤十三阿哥的赤子之心。

暢春園,清溪書屋。

康熙手中拿著十三阿哥使人送進來的請戰摺子,嘴角生出絲冷笑。

他眯著眼睛,想起當年御駕親政,帶著皇子們征討噶爾丹之事。

大阿哥為先鋒官,帶領八旗火器營與八旗前鋒營等先行,三阿哥執掌鑲紅旗大營,四阿哥執掌正紅旗大營、五阿哥執掌正黃旗大營、七阿哥執掌鑲黃旗大營、八阿哥執掌正藍旗大營。

他正值壯年,他的兒子們如雛鷹展翅,各展手腳,真真是士氣如虹。

當初他還得意萬分,自認為教子有道。

有史以來,皇家多出紈絝。帝王諸子,一代人中多是賢庸不齊。

像他這般,兒子們各個成才的帝王,這世間能有幾個?

不過,隨後的斷糧之危,使得他察覺出索額圖的算計之心。許是才這個時候開始,他就對二阿哥生出忌憚之心。

他雖然安慰自己,二阿哥誠孝,不幹二阿哥之事,多是小人自作主張,但是猜忌的種子卻深深種在心裡。

經過風吹雨淋,終是長成參天大樹。

一手調教的太子,秘密聯絡駐京八旗武官,難逃“逼宮”嫌疑;曾引以為傲的兒子們,為了那把椅子,都急赤白臉、面目可憎起來。

十三阿哥的這封請戰摺子,寫得熱血,但是看在康熙眼中,這卻是如同戰書一般。

那些逆子們想要藉著這個機會,再次鬧騰起來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人魚崽崽今天也想養霸總

聞聲有無

隨身帶著ipad

絢爛冬季

殿下我只是你的護衛

蝴蝶的出走

男神,過氣不候

卷耳

六零小甜妻

修身齊家